北大教授曾送书给仇和提醒其避免“致命的自负”
昨天中午,中央纪委网站发布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仇和系十八大后落马的第10名中央候补委员。而就在刚刚结束的今年“两会”上,作为云南代表团代表的仇和还多次出现于公众视野之中。
昨日,《云南日报》的头版上有这样的一篇报道,题为《凝聚推动云南改革发展强大动力》,文章介绍了此前云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的情况。该文副标题醒目地列出:“李纪恒、陈豪、武冬立、仇和等参加审议”。这是落马前的仇和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记者致电云南代表团新闻联络官,试图求证仇和是否参加了上午举行的人大闭幕会议。对方表示,并不了解仇和是否参会的相关信息。记者又追问最后一次见到仇和是什么时候,对方表示有些东西不方便回答,自己也不太清楚。随后又表示,自己的身份不能确认这些消息。
今年全国“两会”仇和少有发言
除昨日的《云南日报》之外,在今年全国“两会”中,还有以下报道中出现了仇和的名字。
3月13日,云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央纪委常委、最高检副检察长邱学强等到会听取意见。3月12日下午,政治局常委、副总理张高丽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草案和最高法工作报告、最高检工作报告,听取云南代表意见建议。3月10日,云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3月9日,云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在这些会议现场,仇和均参与审议。但《云南日报》的报道中并没有仇和的只言片语。
3月7日的云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记者提问踊跃,而仇和也全程未发一言。
3月5日,云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云南日报》的报道中,出现了仇和的言论。他说,云南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扶贫开发提出了“云南标准”、明晰了“云南路径”、积累了“云南经验”、打造了“云南品牌”、取得了“云南成果”。他还强调,当前,云南将打好“攻坚战役”、全力加快区域开发,坚持“靶向疗法”、倾力实施精准扶贫,提高“造血能力”、努力夯实产业支撑,善于“无中生有”、借力发挥市场作用,落实“根本大计”、着力突破瓶颈制约,下大气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这番言论是今年全国“两会”中仇和的第一次见诸媒体的言论,也是最后一次。
从江苏到云南:仇和在争议中不断升迁
身为江苏人的仇和在2007年12月以前,仕途一直未离开江苏。
现年58岁的仇和参加工作已有33年了,自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仇和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科研人员干起,到1986年升任植保所副所长。之后,仇和历任江苏省科委计划处、农村处副处长,农村科技处处长,其间还曾有赴美国短期培训的机会。1996年7月,仇和出任宿迁市筹建领导小组成员,宿迁建市后,仇和担任宿迁市副市长一职,并于年底任沭阳县委书记,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次主政地方的机会。
仇和确实好好利用了这个机会,在执掌沭阳的时间里,他的铁腕政策受到很大的争议。他的大拆大建、经济改革、大力推行招商引资等政策从那时起已经成型,并在此后延续多年。据曾任分管城建的副县长陈士明表示,“如果加上单位房的自拆自建,沭阳重新规划的城区大约2/3。”仇和几乎再造了沭阳县城。从政绩来看,在这个1997年以前经济排名江苏省倒数第一的县城,仇和确实推行了很多改革措施。
2001年,继出任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之后,仇和正式升任宿迁市委书记。五年后,仇和出任江苏省副省长一职,卸任宿迁市委书记。1996年从江苏省省直机关到宿迁参与组建地级宿迁市,2006年离开,仇和在宿迁工作了近10年。
2007年底,仇和调任云南,出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一职。此次,云南昆明成为了第二个江苏宿迁,仇和也再次走上舆论前台。
主政昆明之际,仇和曾经表示,“我会有累不垮的精神,耗不尽的精力,干不厌的激情,折不挠的毅力”。对昆明城中村的大力拆迁,使得历史仿佛倒流,曾经在沭阳发生的大拆大建又在昆明发生。这一次,伴有更多的质疑。纵然,整治城市面貌是为了更好的招商引资,为了城市的发展,但不断扩大的拆迁范围使得一些人文景观被破坏、被改造,这样的昆明被人诟病丢了个性,成了千城一面中的一员。
2011年11月,仇和出任云南省委副书记。12月,仇和卸任昆明市委书记一职。自2012年2月开始,兼任云南省委党校校长。
仇和系十八大后落马的第10名中央候补委员。2012年,十八大共选出171名中央候补委员,仇和得票倒数第二。
伴随着仇和从政经历的,是不断的争议与探讨。有人说他忽视人权,有人质疑权力的边界,有人表示在官贪民愚的情况下只有“铁腕”才能做事。但现在,曾经在沭阳大力肃贪、大力整顿警察队伍的仇和也落马了。
仇和是不折不扣的明星官员,媒体曾经给予极大的关注。在2009年,还曾经有一本专门的书籍来描述仇和的为政之道。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俞敬尧在为《政道:仇和十年》作序时指出,有争议是好事,如果通过反思与总结,使这一个案更具典型意义,实乃民主政治建设之幸事。
北京大学的姚阳教授曾是仇和的激烈批评者,他曾送给仇和两本书,一本是《国家的视角》,副标题为“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另一本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他希望提醒仇和,要避免哈耶克所说的“致命的自负”。
2014年12月21日至22日,云南省委常委会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在相关报道中,仇和还作出这样的反思:“总觉得自己是副手、是配角,在攻坚克难上主动性不够高,存在要我干与我要干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