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大考“后续,鹿死谁手已见分明
2013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正式实施,给国内乳业市场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业内称之为“乳业大考”。为了通过此次“大考”,众多边缘乳企使劲浑身解数,奋力挣扎,斥巨资升级整改。据数据统计,此次审查过程,乳粉企业投入共计35亿元,主要用于厂房改造、检验设备采购。
然而,即使是这样大手笔的“临时抱佛脚”,大考成绩依然不甚乐观:5月30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正式宣布,参加“大考“的13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中,仅有伊利、圣元、三元等知名本土乳企品牌在内的共计82家企业获得新版生产许可,淘汰力度大大超过市场预期。
过五关斩六将,未来市场掌握在少数企业的手上
据悉,在此次大考中“落榜”的51家企业,将有14家转为基粉供应商;有23家申请延期审查,通过日期遥遥无期;剩余的企业或注销生产许可证,或停业待整,今后将不再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自此,3/1的竞争对手已被淘汰出局!而即使是侥幸位于此次通过大考名单之中的部分中小企业,也因在此过程中投入过多资金,导致损兵折将,后续也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迅猛发展。唯有那些首批获得新版乳粉生产许可证的龙头乳企,才能在通过大考的前提下,依然保持资金雄厚、技术设备新进的良好势态,过五关斩六将,成为未来市场最后的赢家。
同伊利、蒙牛等知名乳企一样同位列首批获证企业名单中的圣元国际,在此次应战中就显得格外轻松。圣元工作人员透露,通过此次大考,圣元方面并没有作太多临时的资金投入,因为圣元在日常生产中的自我检测标准早已远高于此次《细则》要求的审核要求。圣元国际先后引进过德国WOLF、ROVEMA公司、瑞士INDOSA等国际公司的一流生产设备,早已实现了生产全自动化。除此以外,圣元还在《细则》规定的64项检验指标的基础之上另外设置了塑化剂、镉、汞、尿素等32项目检测指标,日常生产中的自我风险检测就足以应对大考。
而对于本土乳企最大的竞争对手进口奶粉品牌而言,进口“新政”也在逐步淘汰近半品牌,这无疑对本土龙头乳企十分有利。自此,鹿死谁手,已初见分明。
乳粉价格预期:仅会有小幅涨价,龙头乳企成本波动不大。
一场残酷的“乳业大考”必然会带来市场的波动,为通过此次许可证换证,企业自查和改造的投入资金高达35亿元,因此在大考结束后不久,就有人提出疑问“企业是否会将此次大考过程中的整改投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然而,近日多名业内专家却表示,价格波动不会太大,仅有部分终端市场会有小幅涨价,而伊利、圣元这类龙头乳企绝不会通过奶粉涨价消化该项成本,市场大可放心。
据圣元国际负责人表示,圣元的生产标准向来以严苛、先进著称,在此次审核中基本没有花费改造费用,因此也就没有转嫁“通关”成本的说法,圣元奶粉不会因此涨价。另外,圣元国际先后实施的并购育婴博士、迪唯恩等渠道变革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圣元的销售渠道,即使为“通关”投入的小部分成本也将通过规范化重组、扩展渠道、扩大市场份额等方式去消化,因此未来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价格不仅不会有大幅上涨,相反,本土奶粉品牌的未来价格或将逐步趋于和国际市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