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交泰转心瓶赏析(图)
原标题:乾隆交泰转心瓶赏析(图)
转心瓶
文/刘英杰
刘英杰(洛阳) 编剧,作家,《文化收藏》杂志副主编。
到了公元十八世纪,一种在中华瓷器史上设计最精巧,工艺最复杂,釉色最丰富,寓意最华丽,烧制最奢靡的瓷器——粉彩交泰转心瓶诞生了,一举将我国瓷器艺术推向了一个无法超越尽善尽美的境界。
康乾盛世里,有无数精绝与传奇,恢弘瓷史中,更有许多奢华与富丽,在色彩斑斓各擅风流的盛世瓷史中,最动人心魄的当属乾隆时期的交泰转心瓶。在以瓷为美,以瓷之精绝华丽彰显国运的王朝,诚然有过盛唐三彩之余音,有过两宋官、哥、汝、定、钧之绝响,更有过元青花素笔曼妙之绝伦,有过明永乐甜白之玉润晶莹,但到了公元十八世纪,一种在中华瓷器史上设计最精巧,工艺最复杂,釉色最丰富,寓意最华丽,烧制最奢靡的瓷器——粉彩交泰转心瓶诞生了,一举将我国瓷器艺术推向了一个无法超越尽善尽美的境界。
据史料记载,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曾上奏乾隆皇帝:“新拟得夹层玲珑交泰瓶等共九件,谨恭折送京呈进”。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即可看出转心交泰瓶不凡的身世与造价,所谓夹层玲珑者,即为转心瓶;从数量上看,可知烧制之艰难不易,又从唐英专折奏报的语气中,也不乏一些骄矜,如此交泰转心瓶,若非亲眼目睹,绝对无法领略其艺术魅力。故乾隆皇帝一见便视若珍宝,命唐英依样烧制,却又恐花费颇大,故每年仅烧制十数件。以乾隆皇帝之奢靡尚嫌造价不菲,可见转心交泰瓶之费工费料已冠绝当时。
正是由于烧制数量和设计工艺的限制,交泰转心瓶传世珍品不多,就连一些博物馆中,也难以得见其身影。如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馆藏清代转心交泰瓶的不过数家,笔者所知仅两岸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博特博物馆有精品展览,但这并不代表存世量仅止于此。由于清末局势动荡,外寇入侵,使得大量清廷珍玩流落海外与民间,所以中外收藏家并不怀疑民间藏友持有转心交泰瓶,且不乏先例。2010年11月11日英国伦敦Bainbridge拍卖行拍卖中,一个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约5.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2.3亿元的拍卖纪录,成为到目前为止最贵的中国瓷器。这个瓷瓶是乾隆三十余年官窑制品,应当是从皇宫或圆明园流落海外。
此类瓶器型瓶颈与内心粘连一起,套于腹内,内瓶为独特纹饰,底部将器座粘合封闭。腹部交泰镂雕成如意头形,上下两部胎体相勾连有子母扣连结,可以活动,但不能分形。如意头上下镂雕八卦等图案。镂孔处可透视到由颈部旋动的内心瓶上的绘画,效果似走马灯。制作工艺特殊、精美、独出心裁。
交泰转心瓶是繁复奢华的艺术,仅仅一件粉彩瓶,在器型上同時汇集套瓶、转心和交泰的技法,在文饰上,则融合雕镂与锦地纹于一器。整件瓶子的结构相当复杂,外瓶能拆解成头和身两个部分,而內瓶上部与颈相连,下底则运用卡榫組合的方式和外瓶的內底套接,如此才能形成转动瓶颈即能转动內瓶的功能。特別是,瓶身中央上下交错并且实际切开的如意云纹,其看似分离却又彼此相连的关系,正是交泰瓶的精神所在:上下一体,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