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莫如滋:走近拯救了两所学校的优秀校友黄文龙
“我不能照顾到自己家,影响的是一个家庭;我不能照顾到学校,影响的却是几百上千个家庭!”在我校第四届“弘德”师德论坛上,这样一句话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和敬佩。他就是我校优秀校友黄文龙,抚州市教研室负责人、支部书记,东乡区人大常委,抚州市首届十大名校长,抚州市特殊津贴专家,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
黄文龙先后在师大学习11年,“师大学子”的印记已经深入他的灵魂骨髓。2007年,再次走进师大的校园,沐浴在浓浓的学习氛围和青春气息里,求知若渴的他化身成了一名“研究生新生”,开始了一段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旅程——那时,他已经是成功挽救东乡县王桥中学于水火、遍为乡里称道的东乡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了。
救活两所学校:弃政从教,不忘初心
1999年,王桥中学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一时间成了烫手山芋。就在这个人人避之不及的时刻,黄文龙挺身而出,接手了这个“烂摊子”。一边是前景大好的公务员岗位,一边是濒临倒闭的农村中学副校长,他的领导和同事们当时都对他的决定很不看好,但对教育的热爱和情怀让黄文龙无法割舍这所危在旦夕的学校。于是,自踏进王桥中学校门的那一天起,他就吃住在学校,以校为家,带头上主课,和老师一起植树铺路、平整操场,带领全校老师挖塘泥、修水坝。三年后,王桥中学就成了全县农村中学的样板学校,办学规模由最初的500多名学生增加到1000多名学生,在黄文龙的力挽狂澜下,学校的多数学生顺利地毕业、考取学校。王桥中学97级的学生方婷,正是黄文龙到了王桥之后毕业的第一批初三学生,当年考上大连理工大学就读,后赴同济大学攻读硕士,面对恩师,她难掩激动与感恩:“黄校长当年来到王桥中学,是我们全校师生的福音。那年刚好是母校的低谷期,他的到来,重振了大家的信心!黄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克服种种困难,仅仅一年时间,王桥中学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工作表现优异,2008年,黄文龙成为了东乡县教育局的副局长,仕途可谓一片光明。然而,2010年的一个决定,让他又回到了教育一线——接手民办江西树人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东乡三中前身。当年的树人学校生源很差,在当时老百姓的眼里被认为是差生的集散地,学生打架、谈恋爱、沉迷网吧,什么情况都有。刚到那儿的头几年,各种学生转校、不报到的情况让他百般忧虑。2011年下半年下晚自习后的某个夜里,黄文龙一次性收缴了学生17把砍刀。看到摆在眼前长短不一、带着摇铃的蒙古刀,他内心绞痛:“是啊,孩子错了,但错误的根源在哪里?错误的根源在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担起责任!”
为了这份责任,为了这些孩子,黄文龙在接下来的八年时光中,又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早上学校打起床铃以前就准时到操场上等学生一起跑步。在学校转制的前四年,每周的校长办公会也都是在周末进行。数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就在这八年期间,东乡三中先后召开了省市级现场会四次,被评为抚州市首批示范性学校、抚州市首届十大名校,被评为抚州市唯一一所全国首届文明校园。八年时光荏苒,东乡三中在黄文龙的带领下,终于由一所全区口碑最差的学校变成了很多家长和学生向往的热点校园。
两次弃政从教,黄文龙怀揣着教育的初心,坚持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正是这样强烈的使命感和教育情怀,鼓舞着他一路攻坚克难,不畏艰辛地寻求解决教育难题的方法。
破解教育难题:创新思路,攻坚克难
教育好一名留守儿童对一个农民工家庭意味着什么?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家庭的校长,黄文龙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为了更好地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攻克这些难题,黄文龙利用寒暑假自费在师大跟班学习11年,学教育理论,学学科教学,住寝室、吃食堂,在师大的香樟园和学生一起早读,和初中生一起参加英语口语培训,哪怕是当了教育局副局长,他还提着塑料袋和大学生一样在图书馆、综合楼“抢”位置。勤学善思使他拥有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也让他在追求卓越的教育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2007年,黄文龙回到师大读教育硕士。担任其硕士阶段教育学原理等专业课程的老师、现我校教师教育处副处长何小忠对当年的黄文龙印象极深:“他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肯钻研的学生。当时他在当教育局副局长,工作的同时要兼顾课程,为了上课,有时候他早上六点就要从东乡赶到南昌来。课后他也十分积极,非常爱提问、爱思考。”在导师汤赛南、专业课老师何小忠等人的指导下,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在所写的硕士论文《新时期农村寄宿制学校家校合作问题研究》中,第一次提出了“校中建家”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整整20个年头,他带头探索创建的“校中建家”教育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典范,和“分级习惯教育”一起被称为抚州教育改革的两张名片。
因为心系留守儿童,黄文龙需要不分昼夜地当校长、当家长,既要管他们的学习,还要管他们的生活。他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父母”,还为留守儿童四处“化缘”,先后动员了40多家爱心企业与三中1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代理父母”结对,争取企业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
在东乡三中的八年来,他创新思路,攻坚克难:除了“校中建家”教育模式以外,创建的“分级习惯教育”,破解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题;创建的立体素质教育平台,破解了学习素质教育的难题。他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为了探索和完善“分级习惯教育”,他们前后组织人员进行八次撰写和修改,出版发行了《分级习惯教育》专著,并完善了《东乡三中学生习惯教育手册》。正是分级习惯教育的推行,彻底改变了东乡三中学生的面貌。在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带动下,由黄文龙主编的《“校中建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新模式》、《分级习惯教育》、《让非考试科目真正动起来》三本教育管理专著已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编著的《习惯教育成长手册》也即将由百花洲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他主持的“‘校中建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实践研究”还获得了江西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这些成果令何小忠十分赞叹,他说:“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仅是有知识、有技能、有理论,更要有职业认同、有情怀,对教育事业充满理想和信仰。我们学校的国培班和省培班都会请他来讲课。让更多人一起优秀、进步和发展,这是教师职业真正的价值。”和黄文龙同事共13年之久的东乡三中党支部书记吴建国亦颇有感触:“在三中这八年,他带领我们破解了五个教育上的重大难题。从家长心目中最差的学校到如今的完全认可,从濒临倒闭走向浴火重生,回忆这八年,往事历历在目,心中感慨万千。他真的是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心怀教育情结:尽心尽责,“有校无家”
“教育事业很伟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投身了教育,就要担起这份教育的责任,做一名有使命感的教育人!” 2018年9月,在抚州市教育系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上讲话时,黄文龙曾这样激动地说道。
殚精竭虑二十多年,因为一心扑在学校,他无暇顾及家庭,对独居农村的父亲和家居城里的妻子和女儿关爱极少,欠下了“还不清的感情债”,知情人善意地批评他“有校无家”。妻子李秀云戏称他是“数过家门而不入”。“我们家就住在学校对面,但他一般都是早出晚归,大清早起床就陪学生跑步去了,晚上一般是查完寝才回家的,”她无奈地笑着说道,“他这个人,太以事业为重,工作责任心太强,对家庭的关照太少。但是作为妻子,看到他能有所作为,能干出一点成绩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也感到十分欣慰。”
为了孩子,为了学校,为了教育,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尤其是在东乡三中这八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双休日和寒暑假,大年三十也在学校。从满头黑发到两鬓斑白,他的努力与追求,他的行动和成绩,渐渐在时光中闪烁出耀眼光芒。
“没有一点后悔。”每当被问及自己当时的选择,黄文龙的回答总是坚定的。黄文龙几乎对教育投入了全部的温情与爱。“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希望的播种者。课堂上,他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位品行端正、有理想、有追求、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经常说的话就是,世界很大,大家要好读书、读好书,不要坐井观天,要努力拼搏,突破自我,走更宽广的路。”学生方婷如是说。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铸魂授业,师道大光”“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黄文龙矢志不渝地在坚持着、践行着。
正如何小忠老师所言:“教师从合格到优秀到卓越的过程,传授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也并不局限于本科四年,更重在其终身发展和职业传承。教育兴则国家兴,在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这条道路上,黄文龙始终不忘对真教育、大教育的追求,背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和使命,不断务实奋进、开拓创新。
教育事业任重道远,黄文龙还在路上,师大人还在路上,无数的教育工作者还在路上!(文/吴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