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收礼金,只顾金不顾礼?
中国人参加婚礼,向来是要随礼的,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早些年代,普遍贫穷,街坊亲友间的随礼,大概是粉条与大米的份礼,关系不错情意深厚的,则是大红的脸盆、暖瓶或者床单。日子稍微好过些,有些随礼就变成了钱,不过数量还是很小,基本影响不到生活,这样也好,一来表达个祝贺的意思,二来可以救个急,毕竟,结婚是一生必须经办的头等大事。再后来,人们兜里殷实了,便直接以钱代礼,数量多少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个人关系深浅而有不同。而今,科技改变生活,婚礼现场收受份子钱又有了新花样,网传有北京朝阳群众结婚,伴娘在脖子上挂支付宝二维码,光明正大地向前来道喜祝贺的亲友收受份子钱。(4月25日 环球网)
扫描二维码付款原本在商业领域普遍使用,生意场上,时间就是金钱,自然要讲方便快捷。将二维码付款功能推而广之到结婚收礼,很容易颠覆人们的一贯印象,使之在摆酒吃大餐与扫描随份子钱之间产生商业交易的合理联想,从而削弱这一世俗幸福本身应有的道德属性,反过来强化结婚随礼的功利性质。同样是结婚,当年农村老家吃的咸豆大米大烩菜,现在酒店吃的大鱼大肉十大碗,可人们为什么就吃不出来当年那股子幸福的味道呢?
社交广了,但情意淡了;随礼多了,但人情薄了。在物质丰富与资源流动的现时代,人们一辈子生活在某一个小圈子的状况永远一去不复返了。随礼的份子钱,是不是还能有机会收回来,很难预料。所以,在更多的人眼里,所谓的份子钱,不过是以道德的名义捧别人的人场,以自己的货币借他人的平台吃了一顿高价饭而已。当然,至于某些权贵们的婚事,可能还会有众人心照不宣的另一层深意。
中国人办事普遍喜好大操大办,尽管人人受其害,但还人人追其风。事儿办大了,自然效率就得跟得上,否则,事儿便要办砸,令主家丢脸。二维码收礼确实不失为一个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让伴娘挂上二维码收礼金的牌子,搁那儿一站,客人心领神会,随手一扫,便可以入座,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如此,既可以省去支账桌雇人手的麻烦,又可以省去客人礼金数额大小比较带来的尴尬,一举两得。人之交友不慎,可能会有损友,要是或有心或无意捎带了张假币,就是当场发现了也不好意思揭穿,闹得不欢而散终究不合结婚的喜庆,而使用二维码扫描,就避免了这种风险。不厚道者,如事到临头手往裤兜一摸,钱包被偷了,没关系,手机扫描二维码,一样可以表情达意;如外地出差实在回不去参加婚礼,不要紧,二维码发过去,随礼一点儿不受影响。由是观之,以二维码收受礼金,不论对新人还是对客人,均是方便——就是想方设法不想方便,也得方便。
科技改变生活,确是看得见,但科技能否拉近人情增进友谊,则只有天知地知了。听说二维码收受礼金的伴娘被新娘婆婆当众要求取下二维码,或许,这是为了谨守对传统的尊重,让新婚喜庆与幸福的氛围少些不必要的技术干扰,毕竟,倘若结婚随礼仅剩下钱的来往而忽略礼的约束,那如此盛大的人生仪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文/冯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