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食品”已成校园公害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抽检24类食品样品33252批次,其中检验不合格样品1236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3%,较去年的94.7%有所提高。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表示,秋季开学在即,对于廉价而受学生喜欢但卫生情况堪忧的“五毛食品”,食药监总局将同教育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北京日报》8月31日)
近年来,以儿童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在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以其低廉的售价,诱人的包装以及迎合孩子的口味,“成功”地吸引了孩子们。
然而,那些“琳琅满目”且售价多在0.5元至1元的“五毛食品”大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正如媒体调查所发现的,在“五毛食品”包装袋上,几乎找不到食品质量安全标志,包装印刷粗糙,生产批号以及可食用日期模糊,有的没有进行真空包装,甚至出现漏油情况。据了解,目前儿童食品主要存在卫生状况差、食品质量差、包装粗糙甚至滥用有毒塑料包装等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儿童零食销售点缺少必备的卫生条件,影响食品质量;许多小作坊制作的果冻、汽水、油炸食品等,在制作过程中乱添各类色素、香精等,质量不过关;有不少食品与玩具混装在一起,一些小作坊自制的小食品甚至全无包装。
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排解能力差,倘若长期食用不合格的食品,必将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对儿童健康发育不利。我们也曾经历过由“五毛食品”带来的惨痛教训。如去年9月在四川省达州市,8名孩子因吃了在学校周边摊贩买的“五毛食品”而造成1死7住院的事件,曾引起社会较大反响。
造成不安全儿童食品猖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生产厂家和经营者缺乏自律意识,一些“三无”食品生产厂家造假牟利,零售商进货只图价钱低、利润高,不顾质量优劣,导致大量“三无”食品充斥农村市场。其次,儿童购买能力、辨识能力、维权能力均十分有限,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即便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往往不了了之。此外,市场监管不足为不合格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是农村销售点面广,监管成本高,存在盲区。
要彻底铲除问题“五毛食品”之类的儿童食品生存土壤,需要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惩处力度,打击不法从业者,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尤其是要针对农村儿童食品存在的假冒和仿冒知名品牌、滥用食品添加剂、销售过期食品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同时加大儿童食品抽检力度,不让儿童食品安全处于“真空地带”。
在孩子眼里,“五毛零食”“物美价廉”,因此,要让孩子们认清其危害。而仅靠生硬的说教恐怕不行,需要来一场图文并茂、增长科学知识的讲解。同时加大社会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家长食品消费安全意识;扩大公众参与,畅通百姓消费维权的渠道。
尤为重要的是,加快儿童食品研发,提供孩子们真正喜欢的食品。要从食品原料选择、制作工艺等源头上入手,有针对性地研发物美价廉又营养健康的小零食,满足孩子们的饮食需求,还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