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源头区水源涵养技术集成及示范工作会召开

29.07.2014  12:22

7月9日,“五河”源头区水源涵养技术集成及示范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省林科院、省红壤研究所和赣南师院等单位的课题组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山江湖办主任戴星照主持,各课题科研人员分别就各专题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就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最后,戴星照就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据悉,《“五河”源头区水源涵养技术集成及示范》是由省山江湖办承担,中科院地理所、省林科院、省红壤研究所、赣南师院等单位参与,于201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课题针对“五河”源头区大面积人工针叶纯林及残次林林相单一、水源涵养能力差、果园开发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和径流中N、P养分富集等影响鄱阳湖水量和水质的关键问题,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提升“五河”源头区生态屏障功能的部署,以提高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和水源质量为目标,集成国内外先进的营林管理技术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开展人工针叶林结构优化技术、低效残次林水土流失控制技术和脐橙果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构建“五河”源头区人工针叶林“密度调控-植物配置-林内植物培植”、残次林“立地改善-植物配置-植物定植”和果园“控源-增渗-扩容”技术体系,建立试验示范区,并进行推广应用,为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用水安全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