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十二五”系列报道六:治水兴水创新发展的力量

31.12.2015  09:07

  □记者  张佳鑫

  2010年,“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4、2015年,“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库大坝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2项成果连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大奖频频花落水利,成为近年来水利科技成就卓著、效益巨大的最好证明。

  春风吹过花千树。进入“十二五”以来,全国水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工作部署,始终围绕水利中心任务,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关注国家水安全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水利科技创新环境、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技术引进与推广、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顶层设计给力 开拓科技新天地

  全面而清晰的顶层设计,为水利科技工作搭建了强壮的骨骼,指明了前行的方向。5年来,水利科技发展的足迹清晰而闪亮,硕果丰盈而多彩,效果明显而广泛。

  2011年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各领域科技发展做实顶层设计,架构水利科技发展的未来。

  2013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强调,要从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快水利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水利科技创新,促进科学治水、科教兴水。

  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水利科技工作。《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把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开展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加强成果推广与普及,推进信息化建设等纳入“十二五”水利改革管理的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水利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结合水利科技实际,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完善了水利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水利科研诚信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向科技进军的方向,为科研创新提供全程的鞭策与激励。部分流域与地方也相继出台了鼓励水利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开启了流域、地方水利科技创新的热潮。

   多措并举聚力 保障创新可持续

  丰硕科技成果的背后是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新体系不断健全、基础条件平台愈发完备、创新力量显著增强,这是推动水利科技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目前,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科技投入体系逐步形成,为科研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十二五”以来,水利部落实中央财政水利科技投入年均超过10亿元,直属单位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经费达6.3亿元,落实水利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总经费约10亿元。各地也通过设立水利科技专项科技经费、“工程带科研”等多种方式,积极开辟渠道,大力增加科技投入。

  水利部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在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经费概算达24亿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顺利通过专家咨询评审,作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29个重点专项之一,为“十三五”水资源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水土保持等重大科技问题在其他重点专项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从中央到地方,国家、流域和地方多层次、立体化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较为完善的水利科研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国家队”为依托的2个国家级创新基地初步建成;不同形式的流域创新中心正在逐步建设中;

  从中央到地方,国家、流域和地方多层次、立体化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较为完善的水利科研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国家队”为依托的2个国家级创新基地初步建成;不同形式的流域创新中心正在逐步建设中;各地也因地制宜探索建立水利科研创新中心,江西、浙江、广东、辽宁、新疆等省依据本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水利科技发展需求,创建了一大批科研基地、工程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众多专家脱颖而出,成为水利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十二五”以来,水利系统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水科院、南京水科院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着眼于未来,水利部加强了水利青年科技英才、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等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力度,3人当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为集众家之所长,水利部加强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与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等相关部门密切交流与合作,与教育部签订共建河海大学、武汉大学等8所高校备忘录,与河南、江西等四省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4所高校协议书。部属科研机构加强了与高校、地方科研单位、科技企业的协同创新,形成向高精尖领域进军的强大合力。

  水利智库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水利部科技委围绕水利重大问题和水利部重点工作,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咨询活动,形成的建议有力推动了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

   众志成城攻难关

  科研遍地结硕果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考察水利部时,通过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方便直观地了解到农村饮水安全进展情况,这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佳绩的展示,更是水利科技高速发展、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的缩影。

  “十二五”期间,水利科技工作者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围绕事关水利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点研究和联合攻关,取得卓越的成果和突破。“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库大坝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先后获得2014和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太阳能光伏提水修复草场和农田技术”获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奖,2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励,200项科技成果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标志着水利科技取得了长足进展和重大突破。

  流域与地方的水利科研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水利科研热遍布神州大地。长江科学院2015年荣获两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水利系统实施“以项目带科研”战略,引汉济渭工程相关的科研攻关,有效地破解了世界难题。疏勒河管理局与清华大学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整个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乃至祁连山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信息技术开辟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在改造传统水利、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要求,在防汛抗旱指挥、水资源监控、水土流失监测等重点领域,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果。

  标准化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十二五”期间,水利系统迎难而上,水利标准化工作继续高速推进,现行有效水利技术标准已全面覆盖水利工作的所有领域。

  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水利部牵头的第一个国家973项目,对人类活动密集缺水地区的涉水决策与调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已在海河流域和我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水利部牵头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对提高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溃坝灾害防控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成果已在全国水库大坝安全行业管理和数十座水库大坝工程中得到应用。

   成果有效转化

  强国兴水济民生

  科技进步是提升水利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突破水利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从大江大河到田间地头、雄伟大坝到农饮工程的水源井,从工程建设到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已然成为节水治水管水兴水过程中最活跃的因子。

  “十二五”期间,水利系统通过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举措,使得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助力水利现代化。

  五年来,全国水利系统围绕水利发展重点,跟踪国际水利科技前沿,先后引进了大型喷灌机系统、地下水监测及模拟技术等200项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转化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技术、灌区综合节水技术等300余项先进实用技术,组织开展各类水利先进技术(产品)推介会和技术培训班,为技术走向实践搭建桥梁与纽带。

  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技术应用,为“十二五”期间历次防汛抗旱防台风及抗震救灾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撑。

  粮食安全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河海大学创新水稻控制灌溉理论和科技成果,先后在江苏、黑龙江、海南等地约4800万亩水稻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认定为,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痕量灌溉技术、东北玉米膜下滴灌综合配套管理技术等众多科研创新用“节能减排”的手段保障了华夏粮仓。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净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多万亩。

  攻坚克难的历程尽显科技的力量。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其输水洞海拔目前为世界最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施工危险系数高。施工中使用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利用这种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隧洞施工机械,克服了种种难题,加快了民生水利在世界屋脊上前进的步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水利”列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水利科技发展又迎来强劲的春风,科技之光将愈发光彩夺目,照耀水利事业迈向新的辉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