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打造5个千亿产业 宜春以解放思想引领发展升级

03.11.2013  23:14

  


江西奥其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陶望平 摄)


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的报废汽车处理线

  今视网11月3日宜春讯(记者 陶望平)宜春人均GDP比江西全省平均水平低5944元,人均财政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8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64元,城镇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面对差距,宜春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立即行动起来,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以思想升级引领发展升级。

  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总体思路,确立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宜春市委书记邓保生对照这一目标,算了一笔账。宜春人均GDP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944元,人均财政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8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64元,城镇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我们必须做到增速高于全省,发展快于全省,才有可能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小康。为此,我们将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思路,强化举措,奋力闯出发展升级新天地。” 10月28日下午,宜春市委书记邓保生坚定地说道。

  9月17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动员令。全省各地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掀起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热潮。“面对激烈竞争的发展态势,我们强烈感受到,宜春不解放思想不行,思想解放慢了也不行,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以思想升级引领发展升级。”邓保生说道。

  9月27日至29日,宜春市党政学习考察团先后到青海省西宁市、海西州、青海湖、海东市等地考察。“为认真学习借鉴青海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打算与海东市建立友好城市,加强了与海西州工业、海东市农业方面的对接合作,并将探索互派优秀后备干部挂职锻炼举措。”邓保生说道。

  为深入学习领会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宜春市利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这个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对“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分专题进行深度学习研讨。9月26日,宜春市举行了有关“发展升级”的专题讲座,全市上千名领导干部聆听了中央党校曹立教授做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专题报告,使得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对产业升级、发展升级有了更为深刻全面地认识和理解。

  近一个月以来,宜春市先后召开了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老干部、企业家、学习借鉴青海精神和经验等六个座谈会,并围绕“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主题,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进行集体学习讨论。还广泛征求全市“两代表一委员”、各级领导干部及部分老同志对宜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问题差距,提升发展理念。

  邓保生介绍称,宜春从今年10月底开始,计划用8个月的时间,在全市开展“谋发展、比实干、争先进”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宜春新一轮大发展活动,全面搅动思想,进而统一思想,切实做到目标要高、定位要准,体制要顺、机制要活,观念要新、作风要实,产业要强、小康要快,生态要优、民生要好,在新起点上实现宜春发展新跨越,努力把宜春建设成为全省工业的重要支撑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先行区、生态经济的示范区、县域经济的明星市、中部地区的宜居城、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2012年,宜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居全省第四,但工业总量仍然不大,没有千亿产业、没有千亿园区、没有百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偏低。邓保生表示,未来宜春市将突出抓大项目、抓大企业、抓产业链延伸,实行一企一策、一产一策,重点扶持,强力主攻,着力培育壮大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建陶、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煤电、盐化工等循环产业。力争通过5年打造5个千亿产业(建材、机电、食品、医药、化工),5个千亿园区(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樟树工业园区、高安工业园区、上高工业园区),10个百亿企业(济民可信、四特、仁和、宏宇能源、金源纺织、奥其斯、格林美、旺旺食品、福斯特、睿锋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