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江西省人大专题询问科技经费投入使用和管理

30.11.2013  12:29

  11月27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室,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等8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被召集至此,逐个回答10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直截了当的询问。

  科技经费投入成询问重点

  谈科技经费投入使用情况,投入力度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省科技厅相关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2年,省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共计15.15亿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可忠就此提问: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何在?省财政厅厅长胡强解释说,江西各级财政收入基础较为薄弱且各地发展不均衡。加上科技投入原有基数偏低,虽然近年来科技经费投入增速较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周边省份相比,科技投入仍显不足。

  针对这些钱哪几个部门在花、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科技投入方式是否单一等问题,省人大代表刘锡秋,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屠永发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广振先后询问。刘锡秋提出,必须处理好政府财政性保障与市场保障的关系。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委负责人一一给予回答。省科技厅厅长洪三国表示,近几年来,我省千方百计架构科技金融体系,已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成立科技担保公司,设计科技保险产品,与风投公司洽谈。今后将根据科技项目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使用多种支持方式,撬动吸纳更多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代表聚焦合理使用有限资金

  投入不足,更应该集中财力办大事。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谢碧联发问:如何完善科技经费使用管理机制,优化科技支出结构?洪三国认为,科技经费要进一步突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发展,保障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内容,避免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涂书田最关注的,是我省将采取何种措施,减少乃至切断科研经费与灰色收入的关系,又能够保证科研人员有合理稳定的收入?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说,目前,从科技部到省级科技部门,开始对科技项目实行首席专家制,这将杜绝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配合人大、财政和审计部门,探索“三位一体”联动监督,彻底杜绝不规范行为。

  期待企业发挥投入主体作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谭文英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周健儿都注意到,我省极少企业能够拿出销售额或产值的3%以上用于研发。他们问道:“我省将如何调动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洪三国表示,我省将通过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等,千方百计引导企业建立自主研发团队、基地和平台。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上官新晨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肖根关心的,是如何用科技经费投入所形成的成果来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省科技厅副厅长吴文峰表示,我省鼓励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真正主体,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重。

  问得尖锐,答得坦诚。询问现场你来我往,气氛热烈。一些代表甚至就一个问题连续追问,直到满意为止。省政府副省长李贻煌在表态发言时认为,这种方式帮助人民了解政府工作情况,同时也形成一种监督压力,督促政府推进工作,是民主的进步。

  “随着制度的进一步规范,电视网络同步直播专题询问将走向常态化。”省人大常委会表示,对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将及时汇总整理,依法转交省政府研究办理。此外,常委会将跟踪监督,确保询问有问必果。

  本报记者宋茜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