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一城“活水”焕生机
秦淮河变了,曾经脏臭的河水变清了。作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秦淮河在桨声灯影里重现风姿绰影。
秦淮河是国家水利风景区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我国批准设立13批、588家国家水利风景区,一座座水闸大坝变成亲水景观,一条条美丽河湖变成休闲福地,水利风景区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改善水环境、保护水安全、繁荣水文化、促进水经济,成为推进水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塌陷区嬗变,带动村民收入翻番
江苏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原来是全市最大的采煤塌陷区。临湖而居的马庄村村民夏桂美说:“过去冬天一身灰,夏天一身泥,污水横流、寸草不生。”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打造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徐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民说,通过采煤塌陷地整治,大力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形成了“九河绕城、七湖润彭”新格局。
潘安湖通过生态治理,建成风景秀美的湿地公园,入选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如今,村里办起了500多亩的采摘园,50多户村民家里还搞起了农家乐,村民年均纯收入从过去的5000元涨到13000元。”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庆喜说。
以水利风景区建设为推手,贾汪区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形成了花卉苗木种植、农业观光采摘、农家乐旅游、旅游服务业发展等一村一品的产业结构。2013年以来,新增各类规模的酒店、购物超市、文化娱乐等三产服务业项目50多家,个体业户和私营企业同比分别增长了21%、9.8%。
一城“活水”,带来城市人流、物流的集聚,拉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水生态成生产力,促产业结构调整
冬日的阳光洒在武河湿地的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涟漪。走在这片湿地公园,蓝天、白云、碧水交相辉映,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临沂市水利局局长申作信说,水利、林业、住建、环保等多部门整合力量,依托水系网络建设“生态水城”。通过截污、清淤、生物防控等措施,全面改善水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高到一级A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7%,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
“经过湿地7天的净化,进入湿地的五类水能够变为三类水。目前,武河湿地中已经遍布芦苇、荷藕等十几种水生植物,各种候鸟也已经把这里当作栖息之地。”临沂市水利局副局长任广云说。
以水造景,临沂坚持生态治河,打造独具匠心的滨水景观。沿河流内滩建设了凤凰、沂蒙精神、丰收等9处广场和银杏园、月季园等18个园区及36处景点。
水生态也是生产力。近年来临沂市地下水位提高2米,景区常年保持三类水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景观的改善与商业、地产等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第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去年7月,临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祁正卫说,在十多年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实践中,探索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介入、市场运作的有效模式,同时,不断发展将水利工程融入自然、回归自然的理念。到2020年,水利风景区总体布局将覆盖全国主要河流、湖泊和大中型水利工程,营造山青、水秀、景美、人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作者:赵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