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青年观:“小清新”泛滥的隐忧

01.01.2014  11:47

要说时下最热门的审美符号,“小清新”无疑是一个。网上网下,随处可见小清新,无人不知小清新,有“80后”处皆有小清新。以至于还产生了另一个群体——“最烦小清新”。

什么是小清新?很难给出一个完整定义。岁月静好、45度天空、白色棉裙、帆布鞋、LOMO相机、脚丫特写……是其外在具象,体现了简单、天真、与世无争的姿态。而一个只可意会的“”字,一则表明它是年轻人的专属,一则标识它是小众的、低调的甚至自我的。

“《董小姐》火了,可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去年都开始听宋冬野了,到现在人人都听宋冬野,本来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人发现了,我不喜欢我喜欢的东西被别人喜欢……”这或许可以体现一些“小清新”们看世界的独特姿态。

小清新至少毁了两个作家,一个村上春树,一个张爱玲;至少毁了两个家居用品店,一个宜家,一个无印良品;至少毁了两件物什,一个单反,一个帆布鞋……”这大概可以反映一些“最烦小清新”们的复杂心情。

事实上,无论小清新还是“最烦小清新”,追求的都是某种专属“清新”,都不希望自己的“清新”被大众化、通俗化乃至庸俗化。许多“最烦小清新”往往脱胎于“小清新”,因为见不得自己喜爱的事物被程式化而站到了事情的对立面。然而,在追求独特与小众上,二者又有什么本质不同?

在小清新的世界里,生活中的压力种种遁形了,零碎的情感和生活感悟,代替了对真实社会的感知。其背后则是社会转型期年轻一代的特定境遇,由于社会变迁,从求学、就业到成家,他们都面临着更多压力。通过“小清新”的形式,他们寻找安顿身心、让自己放松的方式,并以此实现对生活的一种“柔软反击”。

小清新的流行,当然体现了年轻人对个性的追求。只是,受制于各种现实因素,尤其是生活经历、文化水平的制约,许多人对个性的认识止于表层。有时候,追求个性却变成了盲目模仿,最终失去自我,也让“个性”变得千篇一律。就此而言,一些都市小清新们的白色棉裙,与乡村“非主流”少年们的浓妆彩发,在理解个性方面并无二致。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小清新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呈现出异化、标签化的趋势。“斜上45度角”的观望姿态下,视角比视野更重要,细节比整体更夺目,自我比社会更迷人……一些作品遭受质疑,就在于只有私人化的情感,没有观照现实的情怀;一些讨论变得“一地鸡毛”,就因为只有个人好恶,没有价值判断。失去了时空坐标,抽掉了历史厚重,某些“知识分子”成了“姿势分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另类小清新?

写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米兰·昆德拉说过,“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自我与现实的对立之中,我们都需要在现实环境中实现自我。”与文青、愤青、小资一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小清新终归会走向历史。但它所依托的现实背景、所展现的个性追求、所表达的观望姿态,却是值得我们认真面对、长久思之的。(范正伟)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