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镜头】秋收起义——"三个第一"在修水

11.09.2017  17:24

  江西省修水县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和率先爆发地,是秋收起义主要军事力量的集结地和出发地。在修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的“三个第一”:一是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工农革命军队(后改称工农红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支军队成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红军核心力量;二是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面军旗,标明军队番号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面革命旗帜;三是打响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之一的秋收起义正式爆发。

   

  修水县城

  修水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作为革命老区,全县有10余万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其中在册烈士10323人。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形势图

  1927年,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秋收暴动》诗词,词中的“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的“”字,指的就是修水。这首词真实反映了秋收起义的率先爆发地,以及起义初期部队的进军路线。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

  根据中共中央及其军事部和江西省委的指示精神,1927年8月底9月初,卢德铭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和驻在铜鼓的苏先骏率领的浏阳工农义勇队等3支主要部队,在修水县属的修水、铜鼓两县交界处的山口镇,召开了建军编师大会,史称“山口会议”。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

  1927年8月底9月初,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组建之后,第一团团部就驻扎在师部北侧的凤巘书院。

   

  瓷碗

  1927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驻扎在修水时用过的瓷碗。

  

  望远镜

  该望远镜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余贲民用过的望远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内。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诞生处

  1927年9月初,何长工同志根据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见过的苏联红军使用的旗帜的旗样,提出了设计草案,经过陈树华、杨立三的反复修改,最终设计出了军旗的样式,并报告师委会获得一致通过。

   

  修水裁缝赶做军旗(国画)

  军旗设计好的第二天,何长工等人和修水县党组织找来三四十名可靠的裁缝和针线工来到修水县城熊氏宗祠,不分昼夜赶制出100面军旗、1000多个红袖套和大批红领带。

   

  七个铜板

  部队给制作军旗的裁缝及工人发工钱,一人领了10块铜板。至今,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里还保存着7块铜板,是当时一名叫朱菊英的裁缝留下的。

   

  秋收起义誓师大会遗址

  1927年9月9日凌晨,秋收起义誓师大会在修水县城紫花墩举行,隆重举行了授旗仪式。

   

  军民动员大会

  1927年9月10日(中秋节)上午,秋收起义部队在修水县渣津镇福星桥旁的大沙洲组织召开声势浩大的秋收起义军民动员大会,并先后取得了攻打修水朱陂(朱溪)厂、平江龙门厂的胜利。

   

  秋收起义部队回师修水驻地旧址墙上的标语

  1927年9月11日“金坪失利”后,卢德铭总指挥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及其第一团,经修水上衫乡书堂村回师修水东港台庄、三溪坳一带休整,这是目前全国仅存的留有秋收起义部队所书标语正文及落款的革命旧址。

   

  红色文化进校园

  近年来,修水县充分发扬秋收起义革命精神,大力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在修水县第一小学、第二小学成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组建少先队卢德铭中队和少先队甘特吾中队。

   

  红色精神代代传

  学校经常组织少先队员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和革命旧址,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江西省修水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