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生:“五毛钱风波”给公交公司的警示
8月25日上午,来北海旅游的闫女士在侨港海滩乘坐5路公交车去邮局。闫女士称该趟公车的票价为1.5元,因没零钱,便投入了2元的纸币,自己上车后坐到了离投币箱最近的位置,与后上车的乘客商量补回自己多付的0.5元零钱,却遭到了司机的制止,并指着投币箱上的“自备零钱,不设找零”字样称“出门要带眼睛”,闫女士对此感到不满。8月29日中午,公交公司工作人员核实后向闫女士致歉。(8月30日《南国早报》)
出门在外,坐公交车一时找不到零钱又不愿意多投钱,这种尴尬想必许多人都经历过。这起事件中的闫女士对多投的5毛钱“耿耿于怀”,想要找回来的做法,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理解,况且闫女士的行为也没有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
公共车是城市的文明的窗口,是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北海作为一个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公交司机如此辱骂一个远道而来的游客,实在有损北海的城市形象。
这起“五毛钱风波”是一个极端个案,并不能代表北海公交车司机的整体形象,但是管理部门也不能不了了之,应对当事司机作出必要的处理,否则难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不文明事件。
诚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公交司机必须整天呆在车厢这样一个封闭狭小的空间里载着乘客来回转悠,开车时还得集中精力,不得有丝毫松懈,疲劳感往往会从生理上转到心理上,较容易受到刺激而发怒,因此所谓“路怒症”在公交司机这一群体身上有鲜明的体现。有调查显示,超过50%的驾驶员因为劳累、压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倘若得不到及时释放,他们会将情绪带到工作上,轻微的会影响工作,严重的就会危及公众安全。
鉴于此,在驾驶员日常管理中,公交公司不能只注重其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安全、服务、法制意识教育,还应加强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香港及美国纽约等城市,职业司机要想从事公交驾驶工作,必须通过心理筛查,这是公交行业准入资格审查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公交行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