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

02.12.2014  12:08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日前,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

   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

  《清明上河图》在金代就已经“争相收藏”,所以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的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只是放在秘书监内。后来一位装裱师傅用临摹本替换出真迹,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又经两人转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杨准手中。杨准得画后借故还乡,重新装裱此画,并且在画后续写跋文,记载了得画的经过。由此,元代宫廷里的那位装裱师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有近两百年的时间在民间收藏,人们对这幅名作有所耳闻又难得一见,所以揣测摹仿的就更多了起来。

  在雍正年间,和硕宝亲王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过与《清明上河图》原作接近的仿品。弘历虽然写诗的水平不高,但在文物鉴赏方面造诣颇深。他觉得那幅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并不太顺畅,而且细部动态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决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图》。他组织了五位画家,对画作进行了临摹创新。新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色彩艳丽,画面结构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态与原作相近,推测画家们事先是见过与原作相近的摹本的。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称为“清院本”。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本长出了近一半,人物也更多,街道也更复杂。而且由于绘制时间离现在比较近,所以色彩也比较艳丽,看着很舒服。可是,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图》绘制完成几十年后,嘉庆皇帝通过抄家获得了张择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图》,嘉庆请来太上皇乾隆,爷儿俩一看就明白了,这才是真货。不过碍于面子,两人谁也不再提临摹本《清明上河图》的事,好在他们正在给宫廷保存历代书画编辑目录,取名《石渠宝笈》,于是就在张择端真迹画卷的开头盖上“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个印章,算是给了真迹一个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宫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图》又称为“石渠宝笈三编本”,被专家们认定为张择端原作。

   图中所画是春天还是秋天?

  从《清明上河图》卷首开始,画面中的树木枝叶稀疏,画中的人穿长袖衣服为主,只有少数劳动者、赶路的人穿短袖,或是把衣服缠在腰间。那么张择端画的到底是初春还是晚秋呢?对这个问题有三种意见。

  南宋孟元老写了一本《东京梦华录》,回忆徽宗年间汴京的繁华景象。研究者多用《东京梦华录》与《清明上河图》相对照来寻找答案。多数研究者认为是与清明相联系的初春。其理由一是与清明节联系;二是说进城的轿子上插的有花,与《东京梦华录》中关于清明郊外归来“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的记载相符;三是有卖祭品的“王家纸马”店;四是一部分树木萧条为早春之态。

  现在还有一部分研究者主张画中所描绘为秋景。理由一是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因为当时汴京城是以烧煤为主,临近冬天才准备烤火用的木炭。《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炉会也”;二是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三是画面中气候还很炎热,街上有卖西瓜的。还有是画里面拿扇子的人多,宋朝时候的人,春夏秋冬都带扇子。这扇子不是扇风的,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见着熟人了,拿扇子遮一下脸,表明我还有事,您别打招呼。这叫“便面”。但是扇子确实也不能说明它就是秋天。

  第三种看法认为画中既有春景也有秋景,是因为张择端创作的时间历经前后数年,开始画的是春天,画着画着就画到秋天去了。对这个问题要解释一下:根据气象资料,张择端创作此画的北宋末年,刚好赶上了一个气候的暖冷波动。自隋代至北宋,有一个四百余年的温暖期,当时浙江一带尚有甘蔗种植,开封也常常一冬无雪。而至北宋末年,气候又由暖转冷。所以张择端作品中的冷暖矛盾,恰恰佐证了这一段的气候变化。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