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两会争抢高铁“大蛋糕” 8000亿投资怎么分?
3月8日上午,在全国政协无党派界别小组讨论会上,主持人“下面谁还要发言”的话音刚落,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李卫东立刻开口,抢到了一个发言机会。
没有绕太多弯儿,李卫东直奔“高铁”主题。她说,“总理在报告中提到8000亿的铁路投资,我们希望能加大在西部建高铁的力度”。
对于高铁,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完整表述是,“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
除了政协委员李卫东的发声呼吁,一份《关于加快西北部高速铁路建设的建议》也被提交到全国政协大会上。李卫东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份高铁提案是20几位政协委员联名提起的,是今年我们主推的提案”。她反复说着,“要实现我们的高铁梦”。
这份承载着“高铁梦”的提案里写着,国家要在原有“四纵四横”高铁网络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在西北部地区增加高铁的布局。
此次全国两会上,李卫东不是唯一一位为家乡地区“高铁梦”发声的委员,全国人大代表、29岁的陕西大学生村官叶瑜也提交了一份关于建高铁的建议。她的诉求明晰,希望建设“西合高铁”,打造陕豫皖联动发展的“高铁经济长廊”。
事实上,在全国两会这个议事平台上,代表和委员为地方争取高铁建设而呼吁,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早在2009年,中国全面迈进高铁起步时代,时任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就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为争取郑渝铁路提出建议。他言辞恳切,甚至将郑渝铁路比作“十堰的生命线、发展线”,还把高铁对十堰未来的发展表述为“举足轻重”。
作为当年争夺郑渝铁路的直接竞争对手,那时地名还是襄樊的襄阳市领导也没有放过全国两会这个“时机”。一篇发表在2009年3月16日《襄樊日报》上的报道里透露了一个细节,“市委书记唐良智利用在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间隙,拜访了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一些央企领导。在拜访铁道部发展计划司领导时,唐良智请求将郑渝铁路规划进行调整,将襄樊纳入路经站点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在小组讨论会上的发言,也聚焦在高铁话题上。他说,“我们要尽快完成(高铁)大网,就是各个省会通往北京的线路,要抓紧建,这对郑州有利”。
当时,在场参加审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插话说,“王院士,你要呼吁加快米字形铁路建设速度啊,郑州的米字形铁路可不只是郑州的事情。”
被媒体评价为“中国高铁代言人”的王梦恕,道出了很多地方追逐“高铁梦”的动因和心声,“建高铁对拉动我国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带动整个国家上千个行业中的几千个工厂的发展”。
正如那份《关于加快西北部高速铁路建设的建议》所写,“高铁建设将引导和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高铁交汇站点城市将具有极高的商务效率,从而对周边区域产业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6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而未来又会有8000公里以上的投产里程更令人瞩目。显然,面对高铁这块“发展蛋糕”,很多地方都有争抢的意愿。
李卫东表示,银川为争取高铁作了很多努力,“我们一直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地方也作了各种财政融资准备。大家达成了共识,包括建高铁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拆迁用地”。她提到,“我们每次去各个地市县走访的时候,大家都在说什么时候我们也能通上高铁,老百姓的愿望特别强烈,大家几乎是在热议这件事”。
站在各自立场上,从所处区域的发展需求出发,代表和委员们呼吁在当地修高铁的建议尽管强烈,但大多理性平和。而在一些地方,相邻县市因为高铁而引发的争夺则显得焦灼甚至达到白热化程度。
两会上,王梦恕曾谈到了河南南阳下辖的两个县市——邓州和新野的高铁之争。此前,这两个邻县因为高铁是否过境设站,无论是官方还是当地百姓,都投入到“争夺”行动中。其中一方的发改委官员透露,当地领导多次向省政府、国家发改委和铁路部门汇报材料。而在民间,这种争夺则显得尤为激烈,两地民众都掀起了“保卫高铁”运动。有的还在广场上拉起横幅,唱着“变身蜡烛燃烧自己,只为高铁你”,将贴着标语的宣传车开进田间地头。
邓州和新野的高铁之争并不是孤例。据报道,不少地方因想发展高铁,“群众施压,官员‘拼命’”,有的甚至“近邻反目,唇枪舌战”。
面对一些地方激烈争夺高铁的情势,一种来自业界的疑虑是,如何设计高铁路线,不能因为哪里争了就要考虑,哪里不争就不管。
作为国内高铁领域的资深专家,王梦恕认为,“高铁建设要遵循科学合理原则,不能是谁闹得厉害,就听谁的”。
一个现实背景是,随着当年铁道部与地方共建铁路的战略调整,地方政府在铁路选线上话语权增加。这意味着,一部分高铁路线会是铁路公司和地方政府协商之下的方案。
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尽管高铁选线变得更为复杂,涉及因素也更多,但并不意味着高铁自身设计逻辑应该被忽视。高铁专家、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秦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规划高铁应做到现实需要与长远规划相结合、自然地理与经济版图相结合,惠及民生与服务国家战略兼顾,不能由“外行”、“社会活动家”说了算,更不能“拍脑袋”决定。
中国铁路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没有高铁的地方都很欢迎高铁,这在情理之中。高铁选线既要科学规划,也要尊重地方政府意见。从规划上说,应该走人口密集的地方。从企业效益来说,希望客流要多、投资应该少。而从地方政府来说,需要结合产业调整、城镇化发展。所以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以及政治因素,来选择一个最优方案”。(陈璇 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