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怎么干?----代表委员及业界眼中的“全域旅游”

13.03.2017  00:01

  “全域旅游”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各地立足省情区情市情,呈现百花齐放、全面推进的格局。
 

  国家战略:从生气勃勃的实践中来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域旅游进入国家战略体系。这背后是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理念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方面的生动实践。
 

  一些部分代表委员表示,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将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崭新活力。
 

  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旅游”两年多,正在地方实践中获得巨大生机和活力。全国人大代表、宁夏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表示,作为全国第二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宁夏正按照“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以“全域化空间布局、全体验产品体系、全链条产业集聚、全域交通畅达网络、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及全媒体营销网络”为建设体系,宁夏5个市,22个县区,全都要发展全域旅游。宁夏已制定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完善工程、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监管机制、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序推进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
 

  “全域旅游正使宁夏旅游业进入持续健康发展快车道。2016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突破2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30.2%。”王和山说。
 

  全域一体:沟通城乡融和产业
 

  “全域旅游”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概念。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旅游局局长王文娟表示,近年来,在“全省大景区”理念下,浙江省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走出了一条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的全域旅游之路。从美丽乡村建设到“五水共治”,从产业融和到海陆统筹,每一个县、乡、村都在成为宜旅、宜居的休闲胜地。“浙江省1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26万平方公里海域,都在成为旅游休闲目的地。更重要的是,全域旅游发挥了综合带动作用,促进了农业、林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面提升。
 

  由于沟通城市和乡村的供给与消费,“全域旅游”正在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桥梁。全国人大代表、无锡灵山集团董事长吴国平说,全域旅游是由乡村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联合起来,吸引大量游客的进入,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这样一个全业态旅游的形式,同时可带动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马山是坐落于太湖边的一个岛,由于环境政策的限制,不允许经济开发,避免污染环境。通过发展旅游,每年有500多万人次的游客进山游览,当地村民靠农家乐、农家菜发家致富,全域旅游成为促进老百姓致富的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锦绣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管飞认为,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因为全域旅游契合旅游业发展趋势。传统旅游景点,主要依托稀缺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这些资源是稀缺的,每到节假日,各大景区无不人满为患。“要将旅游从景区内扩展到景区外,在广大城郊、乡村,大力建设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发展乡村游、休闲游,推进全域旅游。
 

  以人民为中心:市场机制与公共服务双管齐下
 

  业内人士认为,全域旅游,市场是基础。2016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大众旅游”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
 

  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2016年全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达11%。景域集团董事长、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洪清华认为,立足市场,全域旅游要将“单一型、孤岛型”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全域联动型和扩散型景区,告别“门票经济”。
 

  “全域旅游”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两会期间,国家旅游局《“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对外公布,规划要求全面构建与大众旅游新时代相匹配的结构完善、高效普惠、集约共享、便利可及、全域覆盖、标准规范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全国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提升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构建国民旅游休闲网络、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构筑旅游安全保障网、优化旅游公共行政服务、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走出去。
 

  “行走的产业”需要“行走的服务”。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2020年全国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随着全域旅游全面深入发展,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劲。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客观趋势,“快行慢游”的全域旅游体系正在向我们走来。(钱春弦)


  编辑:章婧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