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大代表: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小学课堂
国学经典进课堂得到了家长的广泛支持。图为孩子们身着汉服诵读国学读本,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庄颖昶 摄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对提升中小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性格养成都有很大帮助。”昨日,市人大代表、长沙市有志记忆学校校长杜有志建议,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小学课堂。
几乎全部家长
支持学校开国学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据了解,教育部2010年开始在全国试点推行国学经典诵读。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一些中小学将诵读国学经典纳入到了学校的课程中,校园里经常能听到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有的学校还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到了整个校园文化体系之中。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杜有志代表说,学校教学的国学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平日里大家说得比较多的国学启蒙经典;也有《声律启蒙》、《古代名句选读》、《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经典书籍,此外还有著名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修身养性,增加智慧。国学经典还可以引领我们回归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善良风气的形成。”杜有志代表介绍,几乎100%的中小学家长支持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国学经典诵读
应列为中小学必修课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湖北、重庆、浙江、山东、河南等地中小学试点推行了国学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传统文化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国学经典中蕴含的做人、做事哲理,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启蒙作用。”杜有志代表表示,国学经典诵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效果。他建议,长沙市要重视中小学生的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和初中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列为必修课,每周至少开课一课时。他还建议,要对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的师资进行专门培训。培训重点包括诵读、书写、讲解三个方面,根据学校和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进行辅导和讲解,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和应用,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优雅的人格。
“也可以把诵读活动与感恩教育、立志教育、礼仪教育结合起来,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民族节日结合起来,使诵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记者 周小华)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