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代课老师朱文彬扎根山区坚守讲台33年
扎根山区 不计名利 甘当红烛33年
一名代课老师的敬业观
朱文彬正在摆放桌椅,准备迎接新同学。
采访手记:
古往今来敬业有各种各样的体现,也都是我们应该传承的精神理念。33年来,朱文彬用辛勤和汗水、责任和坚韧,闪耀着一名代课老师无私奉献的光辉,他的敬业精神令人赞叹不已。
中国梦,价值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实现伟大的复兴之梦,需要我们每个人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采访中,朱老师一再表示能理解政府的难处。但他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解决日后的社保问题,而这朴实的愿望也正是让他坚持这么多年的动力。
我们不能忘记,身为代课老师的朱文彬曾经为山区教育事业发展做过的贡献,他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帮助!至少,他不该被遗忘。
8月26日上午11时30分,朱文彬将叠加在教室一角的课桌和板凳小心翼翼地搬运下来,并认真摆放整齐,以迎接今秋入学就读的新生。这是朱家小学移民搬迁后的第二年,也是朱老师第二次打扫新教室。
朱家小学是峡江县罗田镇的一个小学教学点,出入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周围是高低起伏的山丘,离罗田镇约有10公里。现年51岁的他,1981年就是这所小学的代课老师。
三十三年如一日,朱文彬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凭着执着信念,扎根山区,不计名利得失,忠实践行了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受到领导信任、同行称赞、学生尊敬。
“要勤奋教学,让山里伢崽有书读”
朱家小学通往县城的道路坑坑洼洼,车子驶在上面,不停地颠簸。当日,记者赶至这个偏僻的教学点,时针已指向10时30分。
“我们村小的老师要调走了,外地的公办老师请不到,现在村小需要两位老师,你是高中生,又是本村人,我们建议你去考一下,就算为山区的孩子接受教育做点贡献吧!”1981年8月中旬的一天,村干部找到刚刚高中毕业的朱文彬,诚恳地说出此番言语。
朱文彬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就深切体会农村生活的艰难,农民生活的辛苦。时年18岁的朱文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过彷徨和憧憬,也想过复读一年圆自己的大学梦。可看到家乡老师稀缺、孩子面临辍学的现状,他心里难以平静。
想着一个个山区农民家庭的孩子如果不读书,就只有一辈子刨食土地,或者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朱文彬的心里就萌生了要当一名教师的愿望,让农民的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
经过反复思考,他接受村干部的请求,参加公开竞考,并在20多名应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代课老师。
自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朱文彬立下铮铮誓言:要勤奋工作,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让山里伢崽好好读书,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走出大山。
随后的几十年,他白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夜晚向邻近的江口小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虚心请教,着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少个日日夜夜,朱文彬曾为生病 的学生心急火燎,为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为家长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多少条羊肠小道上、小溪前留下朱文彬护送学生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多少个节假日里留下朱文彬修理教具和学生桌椅的身影;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校园里留下了朱文彬守夜的足迹……
“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也要教下去”
受条件限制,朱家小学30多个学生全部采取复式教学,朱文彬所任教的学生每期考试成绩都在当地名列前茅,受到社会、学生及家长的好评,为他以后的教育人生增添了信心。
由于农村的孩子平时都不太注意生活卫生,朱文彬用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来帮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给孩子们剪指甲、梳头;手把手地教他们洗脸、洗澡、洗衣服;教育孩子们饭前饭后洗手,讲究卫生,爱整洁等。就在这天长日久的唠叨中,孩子们的衣服干净了,手上的泥土不见了,他们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看着孩子们渐渐整洁的容貌,朱文彬感到百般欣慰。
2006年春季开学,朱文彬看见教室屋顶漏雨,独自爬上房顶捡漏,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小腿骨折,村民和家长劝他请假到医院检查治疗。他总是说“学校刚开学,工作这么忙,我怎么能请假呢,再说了这点小伤我扛得住。”
“民转公”决定着一个代课老师的命运,由于受政策限制,朱文彬无缘参加全省统一进行的“民转公”考试,原因是他晚了1年进入代课教师队伍,在2003年领取一笔补偿款后被清退。这也意味着他将永远失去进入公办教师行列的资格。
然而,在教师的更新换代,以及并校减员的大浪潮中,他没有退缩,依然执着,这既是一个代课教师的光荣,也是一个代课教师的悲哀。由于当地请不到公办教师前来教学点执教,朱文彬被聘为临时教工,继续他的“教师”生涯。
“看见学生们一双双眼睛的时候,我就不想走了,我丢不下他们。”被清退之后,家人有支持他继续教书的,也有反对他再从教的。然而,朱老师告诉记者,不管当年家人持什么看法,他都想继续教书。不为别的,就想多培养几个学生,哪怕只剩下一个学生,他也教。
就这样,从青春年华到知天命的年纪,从一名代课老师到临时教工,朱文彬—— —这名朴实无华的中年汉子,立志扎根山区,不计名利和金钱,抵住无数冷嘲热讽和诸多不解,无怨无悔在三尺讲台践行着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择了教育,我终身不悔!”
为了完善、充实自己的学识,从1985年到2000年间,朱文彬利用业余时间顽强自学,先后获得“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核合格证”、“全国辅导员进修学校结业证书”、“中等专业知识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小学教育专业合格证书”、“小学语文、数学老师专业知识考核合格证”……
“我们这里的山区贫穷,特别是以前的村小,毗邻赣江,在山林深处,交通非常不便,可朱老师非常淳朴和专心,他甘于清贫,认真教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0多年来,朱老师一共送出了七八百名学生,很多学生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也有开公司当老板的,还有不少考上了公务员。”提到朱文彬,朱家村小组组长朱明根一连用了“淳朴”、“专心”等词汇,连称朱老师教的学生比山外的学生成绩更好。
“朱文彬老师一个人一所学校,非常不易,他不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教案也做得很规范,学生作业做得很整齐。”作为代管朱文彬人事关系的沙坊可口可乐希望学校,校长刘秋根告诉记者,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朱老师做得这么好,足以证明朱老师确实很敬业,很爱岗。
市场经济大潮下,身边的亲戚朋友一个个在外打工创业,回来后腰包都鼓了起来。有些亲朋和邻居善意地规劝他,放弃教书,一年在外贩卖水果可以赚个五六万元,是一个代课教师五六年的工资,为何甘守清贫。从不同声音里,他读到了规劝和嘲讽。他说,“虽然我现在每月只有不到900元的工资,但既然选择了教育,我终身不悔!但是,我担心教学点今秋是否还能如期开学?!”
值得欣慰的是,截至记者发稿前,峡江县教体局已经帮助朱文彬解决了2012年和2013年的社保金8000元。提及这笔社保金,朱文彬感慨地说:“感谢县教体局领导的关爱之心,我无以回报,只有继续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充当一支指引山区孩子走向光明的红烛。”(记者 吴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