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驾业当尽早走出“三无”地带

30.07.2015  11:25
原标题:代驾业当尽早走出“三无”地带

滴滴快的在移动出行领域再下一子。据报道,滴滴快的近日正式宣布涉足代驾领域,目前该业务已在10个城市上线,计划年底将覆盖超过一百个城市。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市场拥有数量已达1.3亿,而代驾人员却只有10万人左右,代驾需求潜力尚未得到深入挖掘,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巨大,这是吸引滴滴快的高调介入其中的战略性原因所在。

尽管我国代驾行业的市场渗透率偏低,但并不表明滴滴快的代驾业务拓展毫无压力。一方面,以e代驾、爱代驾、微代驾等为代表的先行者盘踞良久,在市场中拥有一定口碑。作为后进入者,滴滴代驾需在战术上平衡好与同业者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代驾仍以酒后代驾为主,旅游长途代驾、商务代驾、汽车保养性代驾等细分市场尚处于“拓荒”阶段,滴滴快的要做好全场景代驾业务则需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

从目前公开信息观察,滴滴快的的竞争亮点主要体现在此前业务积淀的客户群及司机资源,相对完善的调度系统可以高效对接代驾供求信息。在此基础上,滴滴快的再次祭出“烧钱战术”,不仅在代驾上线初期开启“全民首单免费”活动,而且向每位参与代驾的人员许下高额利润分红和保险保障,以期达到快速跑马圈地的营销绩效。显然,滴滴代驾已在业内“擂响战鼓”,e代驾几乎在同期推出“8.08”快计划,用户满足相关条件即可享受免起步价的优惠,代驾业似乎已弥漫起浓重的火药气息。

不可否认,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代驾业务尚未经历市场洗礼,业内竞争氛围日渐浓厚,意味着定价将趋于合理、服务品质也将获得提升。对广大消费者而言,滴滴代驾的入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需要指出的是,国内代驾业目前仍游走于无主管单位、无准入门槛、无收费标准的灰色地带,宽松的生长氛围在为各路资本驻足广开便利之门的同时,也在实际上成为了这一“三无”行业的成长瓶颈。由于监管乏力、代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保险产品设计滞后等原因,消费者往往对代驾业务心存疑虑,不放心将自己的爱车交到一个陌生人手中驾驭,而现实中代驾司机发生交通事故后引发经济纠纷、车中财物被盗等事件也屡有发生,消费者维权结果往往要视代驾公司的“良心”而定。

其实,代驾业在海外早已有之,日本等国家通过制定专门的法规、成立汽车代驾行业协会等方式予以规制。可见,只有尽早厘清行业运营秩序、搭建好制度框架,代驾业才能够被修枝剪叶,继而步入健康发展的道路中来。

同时,相关法律、制度空白应尽早得到弥补,为代驾公司、代驾人员以及广大消费者清晰界定权责范围,为行业快速扩容提供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