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发展环境 培植“九江新速度”沃土

12.11.2014  12:28

    一个城市发展的竞争实力强与弱,最终还是落实在大环境上。好的环境,对外就是吸引力,对内则是凝聚力;而差的环境,对外是排斥力,对内是破坏力。九江工业要想借助“双核”的翅膀实现经济上的腾飞,就得先筑好“”,才能吸引“”。对此,在决战工业一万亿的行动中,九江通过实施简政放权、出台扶持政策以及金融、人力资源、国地税、水电等部门联合培植成长的沃土,帮助企业减压减负,破解融资、招工稳工等难题,创造了九江发展的新速度。

    记者 包四华/文 欧阳海员/摄

    企业招聘现场。

    【攀登高峰】小企业靠成本,大企业靠环境

    先看一组外省的数据,或许能说明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受益于郑州富士康生产的苹果6系列出口,河南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2557.3亿元,其中富士康就占全省外贸总额的约60%,苹果6系列上市第一周就创下了3天销售1000万部的新纪录。郑州海关负责人称,河南外贸的强势增长,功劳离不开苹果手机。

    在羡慕别人的背后,我们应该知道,河南为了吸引富士康站稳脚跟可是下了“大血本”。优惠的土地、水电等暂不说,用工是富士康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稳定员工,河南每年都要补贴亿元,专为每名在富士康工作的员工每月补贴200元。这看似小小的举措,却大大稳定了郑州富士康的员工。这组数据说明,在全国各地都在提速工业经济、争先发展的今天,如果仅靠优越的交通等自然条件提速发展,已是难以“攀登高峰”。而要想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就得像河南优待富士康一样,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软实力竞争力。

    基于这点,九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钟志生曾提出,一个城市要想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发展的关键是做优环境。他认为,一个地区竞争本质上是发展环境的竞争,过去靠的是降低成本,现在靠的是好环境,小企业靠低成本,大企业靠好环境,一语道破抢先发展“天机”。

    采访中,记者获悉,为了做优发展环境,九江简政放权,只要有利于工业发展、有利于客商投资、有利于项目落户,该简化的程序都简化,该取消的收费完全取消。对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的下放给市场,对基层能办的下放给基层,让权力更好地为发展服务。并全面清理精简审批事项,对城建项目、工业项目、民生项目进行流程再造、分类审批,拓宽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继续实行并联审批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抓好涉审中介组织的清理、整顿和规范,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九江还加大问效追责力度,监察部门对扰乱经济秩序,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敢于硬碰硬,发现、查处了一批影响发展环境的“蛀虫”。

    应聘者在挑选企业招聘岗位。

    【招贤纳士】“保姆式”服务企业用工

    “企业投产时,一开始担心的用工问题,最后全部解决了,开发区人力资源部门已将我们需要招聘的人员全部落实,确保了及时开工投产,有这样的服务,我们随时扩大生产都不用担心用工问题。”中浩纺织公司的副总宋远响介绍,对于他们企业发展来讲,用工是关键,增加订单都要看生产线上的员工是否有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大企业,落户到一个地方,除了看好当地政务环境外,他们还普遍关心企业用工。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九江各地做好重点帮扶,开辟多种渠道,将企业的用工当做“头等大事”。尤其是九江开发区“保姆式”的服务企业用工,可谓“呕心沥血”,确保了企业不出园区大门就能招进所需人才,因此这也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品牌。

    开发区受区域限制,人口相对较少,富余劳动力更少。而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近年来不少大企业相继落户。如何确保企业用工?这成了全体开发区人的共识与共担。人力资源部门在“保姆式”的服务中走出去,与周边乡镇村和附近的湖北、安徽等搭建了用工平台,建立联络渠道。每到用工高峰期,就可以看见工作人员不辞千辛万苦、冒着严寒酷暑,走村入户,送岗下乡,为企业送去一批批人才,并建立了以开发区为半径的150公里范围的用工圈,创造性地建立起了开发区用工模式和企业文化浓厚氛围。同时,他们创建的校企对接模式,把企业变成职校生的岗前锻炼基地,“订单式”地培育技术性人才,确保了企业用工无忧。去年签约投产的中浩纺织、今年签约投产的艾美特等企业都是用工大户。正是用工方面有了确保,企业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投产。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为实现就业,解决企业用工,搭建双方需求平台,九江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将常规招聘与活动招聘相结合,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招聘会等系列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计组织各项招聘活动300余场,为园区企业解决用工5.1万人,基本解决了园区用工难题。并通过宣传落实“两缓两降两补贴两支持”政策和园区企业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岗位补贴和见习补贴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用工稳定。

    【简政放权】把“政务超市”延伸至园区

    为促进“决战工业一万亿”战略顺利实施,方便落户园区企业办事,九江处处出“干货”。推动与项目落户相关的职能部门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促各部门在园区设立下属机构,实行园区和市、县(市、区)直职能部门双重管理,做到企业项目审批、监管基本不出园。并在园区设立办事大厅,实行“一站式”、“一条龙式”的服务,将项目的登记、环评、安评等审批窗口以及企业的招聘用工服务设在办事大厅,让投资者和园区务工人员少跑路、快办事,打造了高效便捷优质的办事环境,成功打造了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的九江特色“政务超市”。

    在服务企业中,九江按照加速促进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总要求,实行市领导联系千亿产业、挂点帮扶百亿企业制度。目前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电力新能源、现代轻纺4大千亿产业和24户有望过百亿企业(项目)分别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挂点,并确定相关市直部门作为责任单位,全力抓好统筹协调,全力做好帮扶服务。同时,还按照“三送一保护”(即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要求,组织132个市直部门及驻市有关单位开展了“百个部门帮百企”活动,与132户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存在困难较多的工业企业,结成对子,摸清并帮助协调他们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融资事关企业“血液”流通,为破解企业融资瓶颈,市工信委和市建行联合推出“助保贷”产品,截止到9月份,已有144家工业企业正在进行贷前考察,申贷金额达12.2亿元,今年可望帮助企业贷款18亿元。在财政部门的引导下,九江还大力推广“财企惠贷通”、“助保贷”等融资模式,引导和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优先帮扶微小企业,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九江不仅在争取资金和土地方面有了新突破,市财政还拿出3000万元,设立技术改造贴息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改进工艺、更新设备、提升技术水平,逐步实现转型升级。目前共有企业技术中心3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技术中心16个,市级技术中心22个。作为全省唯一开展市级院士工作站的设区市,九江共建11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柔性引进12名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入站,在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