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竞走”姿态 江西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聚焦
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省委、省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接力探索与实践中,将一条关乎江西“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战略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步伐,致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范本,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经验、新借鉴,为实现决战5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强大动力。
绿色崛起,顺势谋事。4500万赣鄱儿女高举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旗帜,鼓劲、发力,奋力攀登生态文明建设新台阶的探索实践,鲜活而生动。优美的“竞走”姿态,深处是改革,考验的是勇气、担当和智慧。
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用法律和制度保护蓝天碧水
漫步星子县,欣赏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旖旎风光,赏心悦目,令人赞叹。头顶“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最美城镇”“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名县”等光环的星子县,视生态环境为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引进;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高耗能、低产出的项目坚决不搞,拒绝了40多家不符合产业要求或有污染的企业落户,交上了净空、净水、净土的喜人答卷。
这是擦亮江西生态名片的一个小小样本。循着生态建设是根基、环境保护是支撑的清晰思路,省委、省政府发挥体制创新的牵引作用,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逐步提高生态考核权重,引导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政绩观。
上下联动,让制度不仅落了地,而且扎得深。去年,江西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生态环境问责机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任期重大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试点,用法律和制度保护蓝天碧水。探索大湖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江西积极先行先试,建立了流域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对“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给予生态补偿。
生态优先、环境优先。各地以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为抓手,加大空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对“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保护力度;全省累计实施170个重点示范建设项目,各市县城区均已具备污水集中处理的能力;省会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101个工业园区中有半数以上的园区兴建了污水处理厂。
独行快、众行远。合起来,才能握指为拳。江西精心组织13个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的县(市)开展了试点示范方案编制工作,建立了与主体功能区要求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色评价体系,增加了开发强度、耕地保有量、环境质量、社会保障覆盖面等评价指标。
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各级政府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自觉行动。
调优产业结构,全面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新常态下,江西大力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放眼赣鄱大地,绿色正成为江西鲜明的“底色”、宝贵的“财富”。隆冬的铜鼓县,独辟“绿”径的绿色发展场景频获点赞。一年来,该县新引进了4家税收超千万元的医药企业,10亿元以上的旅游招商在建项目有2个,江钨、国泰、腾达有机硅等大项目争相进驻。
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一年来,江西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腾“笼”换“鸟”,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格局,破困局。整合项目资源,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投入6.5亿元对1531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600余个,4300多家养殖场进行了粪污处理和标准化改造,形成多元投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良好局面。
转变发展方式,如何发力?江西人几经探索,几经反思,找到了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围绕推进新余、贵溪等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江西在钢铁、有色、废旧家电等领域建立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加快赣州开发区、鹰潭高新区等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启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推动全省工业园区构建循环化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内在要求。各地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实行产能等量减量置换方案,严禁新增产能,加快化解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的工业污染防治,增强了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潮起正是踏浪时。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擦亮江西的生态名片,是江西发展升级的战略抉择。有理由相信,随着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境界。(记者 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