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比重提升 抽陀螺踩高跷或进校园

02.04.2014  13:22

[ 摘要 ]在小学高年级要求里,《纲要》提了一句“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杭州大关小学体育教师徐胜告诉记者,在小学比较可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应该是拔河、抽陀螺、踩高跷、踢毽子等。

初中生会临摹名家书法,好理解

体育课上抽陀螺踩高跷,很期盼

本报记者 王玲瑛

教育部昨天在官网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称将据此适时调整课标,修订教材,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这是继北京教委宣布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之后,再次明确提高母语在学校教育的重要程度。

小学熟练书写正楷

初中要临摹名家书法

纲要》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做了明确要求:

小学低年级初步感受汉字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家乡习俗、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

小学高年级熟练书写正楷字,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

初中阶段要临摹名家书法,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

高中阶段要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信;

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杭州初中

开书法课的真不多

记者了解到,之前教育部也要求在中小学设置写字课,但真正开设写字课的学校并不多。本来新课标中包括书法课程。根据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杭州启正中学语文老师庄荣生说,学校几年前开过书法课,但书法老师走了之后,因为没有专业老师,就停掉了。“语文老师教书法,只能教规范,不能教审美,也做不了书法熏陶,本身没有学过书法的人,对书法的评价不一定准确。

在庄荣生印象里,杭州初中开书法课的,非常少。“去年好像教育部门也要求开过书法课,但没有专业老师,都开不起来。

传统体育进校园

场地和时间都要有调整

在小学高年级要求里,《纲要》提了一句“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

什么是中国传统体育活动,学校主课老师都不好意思地说,还真不知道。编辑部有人冒出一句玩笑,“难道是把踢足球改成蹴鞠?

记者求教百度娘。百度里,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有:射箭、荡秋千、划龙舟、角抵(相扑)、棋艺、武术等。

杭州大关小学体育教师徐胜告诉记者,在小学比较可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应该是拔河、抽陀螺、踩高跷、踢毽子、滚铁环、丢沙包等。比如拔河是很传统的活动,唐朝就非常流行,还举办过万人拔河比赛。

这些体育项目,以前都有过,慢慢消失了。现在体育有体质测试,有课程标准,国家对每个年级小学生都规定了必学内容。比如小学二年级,有立定跳远、前滚翻、篮球运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等,都有考核,这些东西如果体育课不上,考核就会通不过。一上这些内容,体育课时间就排满了,别的项目挤不进去。

徐老师感慨,现在要测试,学校的体育场地是根据田径等标准设立的,没地方也没时间给孩子玩传统项目,所以传统体育就慢慢被淡化了,以后怎么样,要看教育部的执行细则了。

专家说法

今后中考高考

古文比重分值会增加

指导纲要一公布,记者马上致电教育专家,请他们谈谈看法。

杭州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曹宝龙:

纲要》主要内容前年刚颁布的新课标基本都包括了,教育部如果要修正,估计也是微调。

传统文化这块,以前在学校教学里确实比较弱。前面三十年,我们在拼命适应世界,后面三十年,我们要回头找回传统文化。

现在学校的孩子,写字机会越来越少,不要说写毛笔字,连钢笔字也越写越差,重视写字,重视经典的背诵,作为中国人,强调这样的基本素养应该不过分。

有一点担心是,课堂上只注重国学的形式,内涵给丢了。现在整个语文,对国学内涵的领会还是有缺失的。强调传统文化方向是对的,但不能变成训练,解剖式理解字词句。

语文教学被考试绑架太多,很难从考试阴影里走出来。往后中高考,古诗词和古文阅读比重分值会增加。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纵观时下学校,我们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儿童带入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

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吃的是肯德基、披萨饼,喝的是可口可乐、星巴克咖啡,看的是米老鼠、奥特曼,崇拜的明星是乔布斯……

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距离教育越来越远。

即使我们将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自诩为‘世界公民’,但缺乏民族之根滋养的“世界公民”,很难为世界奉献独有的价值,很难走远。

本报记者 王玲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