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西区音乐剧异军突起 剧院文化折射创新魅力
伦敦西区,因与美国百老汇齐名,突破了其地理概念,成为英国文化的特指名词。
伦敦西区的狭义范围,包括从科芬园到皮卡迪利广场之间的地段,那不足1平方英里的土地上,云集着50多家各种各样的剧院,占伦敦剧院总数的一半。尤其是莱斯特广场对面的莎夫茨伯里大街上,剧院更是一家挨着一家。剧院林立,英国戏剧业之兴旺发达,可见一斑。
伦敦西区每年上演近两万场演出,极大地活跃、传承和弘扬了英国悠久的戏剧艺术传统。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名剧《捕鼠器》,已在伦敦西区上演了60年,至今魅力不减。
英国确实堪称文化大国、戏剧大国。历史上诞生了莎士比亚、本·琼森、品特等戏剧大师。直到今天,这些人仍是人们敬仰、爱慕、追捧和效仿的偶像。这是英国戏剧艺术得以蓬勃发展的“祖传基因”,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如何在创新上做文章,是决定剧目能否吸引观众和戏剧是否永葆艺术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以音乐剧为例。音乐剧曾经是百老汇的天下,近年来,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却异军突起。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百老汇上演的热门音乐剧最初大都产自英国,音乐剧最高奖项托尼奖也常常花落英国作品。这与英国的创新与传承精神有着直接关系。英国享誉全球的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韦伯把现代音乐、时代意识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音乐剧之中,抓住了观众的心。无论是《万世巨星》《猫》《星光快车》《埃维塔》,还是广为人知的《歌剧魅影》,都风靡一时,传为美谈。
改编自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在伦敦西区上演,今年已进入了第二十九个年头。早在2010年,该剧的演出就突破了1万场。每次从有着“戏院一条街”之称的莎夫茨伯里街的皇后剧院走过,笔者总能看到巨幅宣传画:主人公冉阿让悲怆的脸庞、年轻革命领袖恩佐拉挥舞红白蓝三色法国国旗的背影,以及那句响亮的广告词“The World's Longest-running Musical”(世间上演历时最长的音乐剧目),都成为这家剧院标志性的风景线和无法替代的文化景观。
《悲惨世界》多次蝉联各类音乐剧大奖,其经久不衰所依托的重要支撑,便是注重创新和追求精品意识。演出场场爆满,演职人员依然如第一场演出,一丝不苟。其舞台布景恢弘多变,虽然剧长约3个小时,但全剧始终用电影的节奏来切换时空,移挪场景,每几分钟就通过歌舞或布景切入一个个新的情节,观众心神贯注,倦怠全无。在音乐运用上,最新版本还刷新了原有的曲子,增添了歌剧元素,甚至还借鉴了一些室内音乐的成分,让人耳目一新。《悲惨世界》以独特的艺术构成,生动诠释了法国19世纪的历史变迁、政治风云、社会不公和人性救赎等重大主题,被英国媒体誉为“迄今最成功的音乐剧”。
同时,驻场演出也是伦敦西区剧院的一大特色和取胜秘诀。譬如《狮子王》在兰心剧院上演,《歌剧魅影》在女王陛下剧院上演,《雨中曲》在宫廷剧院上演等,一演就是好几年。如此有规律、有系统的循环式驻场演出,降低了戏剧的风险成本,确保了盈利,锻炼了演员队伍,推升了水平,造就了一批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从而使英国特有的戏剧魅力四射……
近几年,由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英国人的钱袋子并不太厚实,但人们依然喜欢看戏剧,且热情递增。据伦敦西区剧场协会统计,2012年戏票销售额连续第九年攀升,达5.2亿英镑。剧场协会预测,这种态势将会保持下去,理由是老剧目越演越火,新戏剧不断蹿红,加之“剧院—创新—精品”这一模式的有机运作,使得伦敦西区戏剧文化的产业链,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愈发凸显了伦敦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禀性。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