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水位不断消退 露出当年军事防御工事(图)

07.11.2013  11:53

赣江水位下降,防御工事重见天日。本报记者蔡颖辉摄

    赣江水位不断下降,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平时见不到的“趣事”。

    水位下降露出防御工事

    11月5日,南昌市扬子洲镇的孙福华告诉记者,随着水位下降,在扬子洲与南新乡交界的赣江堤边,露出了原本隐藏在水下的许多木桩。据专家证实,这些木桩是当年国民党军队为了抵御侵华日军从水路进攻而打下的“防线桩”。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这些木头桩仍在水底默默地讲述岁月的故事。

    记者在南新乡自来水厂旁的江堤下看到,100余根木桩或粗或细,或直立或斜插,深埋在江滩的淤泥中。记者试着用双手拉一根细木桩,用尽全力,木桩却纹丝不动。

    “这些木桩是抗日战争期间留下的,就是为了防止有船在江面顺利通行。”孙福华的父亲说,他出生于1940年,从懂事起就知道江里有木桩。“以前木桩高过江面,上世纪60年代还能看到,后来可能是木头腐烂了,所以越来越矮。

    这些木桩是抗日战争时期谁埋下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黎传绪表示曾就此专门做过调查。当年日军攻占南京后,兵分几路准备以合围之势对武汉发动进攻,其中有一支从南面攻打武汉的日军将途经南昌部分地区。为了抵抗日军,国民党军队便在赣江沿岸修建了这道防御工事。黎传绪说,当时以为日军会通过水路进攻武汉,但日军的这支部队却选择了陆路进攻。

     江滩裸露引来“淘宝人

    “这是我昨天的收获,两块瓷片,两枚古钱币,品相完整。”这是记者朋友小李在赣江秋水广场的江堤边“淘宝”的收获。近段时间,随着赣江水位下降,江滩裸露面积扩大,引来许多市民“淘宝”。

    11月6日中午,从秋水广场江堤到江心洲,不少人正低头“寻宝”。

    “听说江底有古代的城砖和瓷片,就趁着江底袒露的时候来找找看。”市民朱先生拿着自己在沙洲里翻出的陶瓷碎片与一块带着花纹的石砖给记者看,乐呵呵地展示他中午的收获。

    还有一伙人手持小铁铲,提着桶子,在水位刚退仍然湿润的淤泥中“寻觅”。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在淤泥中挖河蚌。(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蔡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