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信息联网要不要留下“缓冲期”?

31.03.2014  16:37

改革既要大刀阔斧、一往无前,也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突破既得利益格局的羁绊,啃下阻碍和抵制改革的“硬骨头”。住房信息联网客观上留下一个“缓冲期”,正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的一个现实注脚。

最新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15年)》提出,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推进部门信息共享,2020年前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舆论普遍认为,实现全国范围内住房信息联网,有助于核查官员的灰色房产,是加强反腐的有力武器,但这一制度要花6年才能建成,不是由于技术原因,更多在于既得利益群体的阻碍。

公众对以住房信息联网助力反腐斗争的期待由来已久。全国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工作启动于2010年。2011年住建部提出,2012年底40城市建成本地数字化住房个人信息系统,并实现与住建部联网。但这项工作去年上半年才基本完成,目前各地正加紧将以前纸质的住房个人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国土部负责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6月前将出台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建立不动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不动产信息共享平台。近日召开的不动产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提出,用3年时间全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从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启动到制定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从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到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其间的进展与停滞、推动与反复、观望与阻挠、博弈与消解,虽然大多不见于正式的场合,但公众仍然能有所感知,并深切体会到这项改革触及的现实难题。

按业内人士的说法,住房信息联网在技术上并不复杂,将纸质信息录取数据虽然十分庞大,但不能成为一拖再拖的理由。江苏省一名地方房产局官员表示,地方出于种种原因不配合甚至抵制,是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一再“难产”的主因。具体而言,一些地方之所以不配合甚至抵制,主要是因为已形成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市场的高度依赖,担心住房信息联网导致楼市下滑,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人们更关注的是,某些官员由于拥有来源不明的房产,担心住房信息联网令自己的灰色房产浮出水面。不难推知,这些官员也是阻碍、抵制住房信息联网的力量,其中有的官员在重要部门和核心岗位任职,他们明里暗里的态度与作为,也是全国住房信息联网“难产”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工作一再往后推延,也就为消化困难、化解矛盾留下了一个缓冲期。在地方政府层面,中央要求各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当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市场的依赖大幅降低,其对住房信息联网的抵制情绪也可望大幅降低。而在官员群体的层面,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留下一个缓冲期,相当于也为某些官员处置灰色房产、“洗白”非法收入留下了一个缓冲期——等到缓冲期结束,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完成,官员以房产承载腐败利益的方式将受到最大遏制。日前有媒体报道,广东某市国税局一名官员透露,他自己的房产已经处置完毕,他认识的很多官员也已陆续将房产处置,“谁会等着联网后上面查到自己,傻子也不会这么干”。

为地方政府降低土地财政依赖留下缓冲期自然很有必要,然而,为某些官员处置灰色房产留下缓冲期有无必要?官员灰色房产大多涉嫌违法犯罪,理当依法查实追究,但从现实情况看,如果对所有官员的灰色房产进行地毯式追查,不但在操作上难度太大,而且可能引起剧烈震荡,整个社会将付出难以承受的巨大代价。综合考量改革的路径和成本,留缓冲期之举尽管有“赦免”和“赎买”之嫌,却不失为消化“存量灰色房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现实策略。

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既要大刀阔斧、一往无前,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突破既得利益格局的羁绊,啃下阻碍和抵制改革的“硬骨头”。住房信息联网客观上留下一个“缓冲期”,正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的一个现实注脚。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