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一教师10余年坚持收集老物件 自建民俗文化馆

06.11.2014  14:24

  高波正在给同学们上课,其在介绍老物件的使用方法。 孙权 摄

  高波老师向记者介绍自己找寻老物件的故事。 孙权 摄

  图为高波收藏的旧时民用老物件。 孙权 摄

  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地方民俗文化,无锡一所中学的美术老师高波10多年来奔走无锡各处拆迁工地,把一件件老物件寻回校园,并在校园里自建了一个400多平米的民俗文化展览馆,实物展品超过2000件。5日,记者来到钱桥中学民俗文化展览馆,与该校学生一同感受了一番无锡本土乡村田园之物串联起的无锡平民历史。

  据了解,高波是无锡钱桥中学的美术老师,从2002年开始,其就奔走于无锡的各个乡村的拆迁工地,收集了2000多件老物件,有老家具、老农具、老服装,这些都成为了上述民俗馆的实物展品。这些展品有的是村民捐赠给学校的,有的是象征性的付了点钱,而付钱最多的则是从江阴买回来的一架旧时水车,花了2500元。

  “当时只要听说哪个村子要拆迁,我就赶紧跑过去搜集东西。”高波认为,农村与城市不一样,拆迁时没有文物局监管。很多有历史价值的老房子拆了就拆了,悄无声息的,太可惜了,将来想要恢复或查询,连个资料都没有。

  2010年,在高波的坚持不懈努力下,钱桥中学民俗文化展览馆开始了扩容建设,展览馆位于该校图书楼底楼,占地约400平米,馆内设有“倾听远古呼唤”、“触摸平民生活”、“感受旧时百工”、“体味先农辛劳”、“探寻无锡水韵”、“土与火的艺术”和“感悟江南营造”七个展区。

  “展览馆以实物展示为主,分成日常生活用品展示、百行百业介绍、农桑器具、渔业器具、日用陶瓷、老建筑介绍等部分,每个部分都由在校学生担任讲解员,对于讲解出色的学生,学校每年还评选出‘星级’讲解员。”谈到为何要建设一个民俗文化展览馆,高波表示,钱桥中学虽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也大多是农民子女,但他们基本上已经不晓农事,对于乡土民俗物件也是基本不认识。自己去收集这些老物件,为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地方民俗文化,寻找到自己的根。

  小陆同学是钱桥中学初二年级的“明星解说员”,他负责百行百业介绍。“我最感兴趣的是木匠的器具,民俗馆里展示了五花八门的木匠工具,锛、凿、斧、锯、刨……光刨子就有三十多种。”提及此,小陆颇为骄傲。他说,因为这个展览馆,自己已成了同学们中知名的“小专家”了。

  “我收藏了这么多东西,很多人从事古董交易的商人也找到了我,让我出售一些东西,但我拒绝了,我毕竟是做教育的,收藏这些东西,我在意的是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说起收藏老物件的酸甜苦辣,高波一阵感慨。他说,近几年来大批的老建筑在消失,特别是农村在加速城镇化过程中,原本依附于田园的一些传统文化特质也将随之消亡,其收藏的一些老物件,如今早已经难寻踪迹,很多老物件的实用功能都很好,但没人去维护,所以大多都毁掉了。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民俗馆建成后,高波的工作成果越来越被人知晓和认同。之前,一对无锡退休老夫妻就特意在周末乘公交车将一对老木桶送到高波所在学校。“老人坐那么远的公交车过来实在不容易,现在很多市民都认识到保护民俗的重要性了。”高波如是说。(孙权)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