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些作品能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
编者按:第25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2014年度新闻界服务大局、引导舆论成效的充分反映,也是新闻界转变作风、融合发展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那么,这些获奖作品是如何体现年度中国新闻作品的最高水平呢?今天,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高善罡在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会上,对这些作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梳理。
特点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响唱时代主旋律
获奖作品中,不乏主题重大、立意深远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在积极宣传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本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解放军报、新华社通讯《生命线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闪耀——习近平主席、中央军委领导和推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纪实》主题重大、气势恢宏,深刻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建军治军的重要思想。
获文字消息一等奖的江西日报《项目审批“长征”698天 泰豪动漫变“动慢”》是一篇旨在推动政府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舆论监督报道,记者敏锐抓住典型事例“解剖麻雀”,直击阻碍改革发展的社会怪相,是贴近现实、针砭时弊的新闻佳作。
中央电视台《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今晚报《反腐是一种国家使命》、黑龙江广播电台《“藏粮于土”箭在弦上》等作品紧扣依法治国、反腐倡廉、粮食安全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展现了主流媒体对中国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观察和思考。
特点二:讲述身边故事,汇聚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
获得特别奖的作品——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新春走基层 家风是什么》,摄制组采访了全国各地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海内外华人4000多人,原汁原味地呈现了老百姓祖代相传的家训家规,向海内外观众生动展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发了公众对传统家教和“家国情怀”的强烈关注与思想共鸣。
温州新闻网网络专题《网上诚信馆 道德新标杆——谢岩斌千里还债 温州城诚信接力》利用网络技术策划“网上诚信馆”,发动网民寻找身边诚信故事,让身边的诚信故事更具传播性和示范效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心。
无锡日报《做好事“潜伏”27年 “炎黄”终于找到了》等连续报道、黑龙江电视台广播访谈《好人朱占华》、北京电视台电视专题《无影灯下的生死博弈》、大众网网络访谈《孝在三生》等一大批作品,以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为蓝本,弘扬社会正气、传递正能量,是新闻工作者践行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
特点三:采访深入,文风清新,彰显媒体社会责任
获得文字系列一等奖的新华社《“呼格案再审”系列报道》采访扎实,细节感人,记者汤计坚持九年追踪,推动了案件重审,记者“铁肩担道义”的为民情怀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电视访谈《住在涵洞为讨薪》,记者把镜头对准弱势群体,将整个事件抽丝剥茧,呈现了农民工讨薪之“难”、建筑市场用工制度之“乱”、劳动监察部门之“冷”等社会现象。作品播出后,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体现了记者和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获新闻名专栏的中国纪检监察报《方圆谈》、新华日报《漫说快评》、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驻村夜话》、新华网《数据新闻》等栏目立足小切口,讲好大故事,体现了媒体敢于发声、引领舆论的责任担当,展现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
这些作品有筋骨、有温度,采访深入,文风清新,事例鲜活,体现了新闻界对“走转改”机制化常态化的最新探索,彰显了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新闻素养,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工作导向。
特点四: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增强感染力吸引力
获一等奖的人民日报《公共辩论 求真比求胜更重要》选材独到、逻辑严密,体现了党报在改进评论方面的创新进步。
中央电视台电视消息《习近平奥巴马会晤》营造出一种“串门式”氛围,从会晤后的闲庭信步,到月下挥手告别,摆脱了传统会晤的严肃气氛,使时政新闻脱去了刻板的外衣,自然直观地向受众传达了两国元首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同愿景。
获得三等奖的央视新闻客户端网络专题“V观”,推出“V观APEC”“V观习主席出访”“V观国家公祭日”等系列微视频,以独家时政画面、重要议程现场、领导人活动全程等短视频报道,使手机上的时政视频新闻更生动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