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微笑 我的力量

31.03.2020  08:55

    本报记者 殷 勇 钟珊珊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中华一心,山河无恙!

        近日,正在安义县集中休养的我省第七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高,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微信。虽然已经凯旋,但他仍时刻关注着疫情,惦记着那些还在与病魔抗争的患者和战友。

        他说,自己最忘不了的,是他们那坚强的微笑。

        2月21日,他和同事们“全副武装”地走进武汉江汉经济开发区方舱医院。在那里,他们收治的第一名患者,是一名在抗疫一线不慎被感染的战友——武汉一家三甲医院28岁的护士李婷(化名)。“当时,这姑娘的病情并不乐观,比一般的轻症患者都要严重。”高军回忆道。尽管这样,但在方舱的日子里,李婷的脸上始终透着一种勇士般的微笑。不过,身为战友的高军,仍然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深藏的不安。高军试着通过交流,为她加油鼓劲。可她却总是淡定地笑着,对战友们的支持充满着感激。多次沟通之后,高军才了解到,李婷工作的医院,本身就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她却来到了方舱,因为她要把床位留给更需要的患者。

        “这就是我们的战友,生病了还在为了别人着想。”高军告诉记者,那一刻,他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高军收治的另一名患者,也是一名护士,来自武汉一家社区医院。高军清晰地记得,2月23日那一天,她一直在病区笑着给病友们加油打气。可谁又能想到,就在几小时前,她还在医生面前流下了眼泪。原来,她所在医院也有多名同事先后被确诊感染。当时,眼前这名战友的哭泣,反倒让高军冷静下来,他没有去劝阻,而是静静地守在一旁。因为他很清楚——只有在战友面前,这些看似无比坚强的战士,才会流露出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高军说,从这些既是患者又是战友的人身上,他感到了一种医护人员在危难时刻展现出来的职业本能,这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3月7日,病区里一名60多岁的大姐接到了治愈出舱的通知,可是她却要求再住两天,“没见到高主任,我不敢出院。”原来,这名大姐2月21日入住方舱医院时病情较为严重。高军每隔一两天就会过来看望她,一来普及战胜病毒的知识,二来告知她治疗的效果,让她放宽心。半个多月下来,她已经对高军产生了依赖。“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望。”高军说,不管自己看到患者痛苦时心里有多难受,他都会像对这名大姐一样,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每一名患者,让方舱里荡漾着希望。

        疫情发生以后,高军瞒着家人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对院领导说:“只要祖国和人民有需要,请派我上!”短短十余字,朴实而坚定。来到武汉之后,接到可以正式收治病人的通知,负责排班的高军,又把第一个班排给了自己,甘当探路先锋。

        传染病,不怕么?“是人都会怕。”但自己的专业知识让高军坚信,只要科学防护,可以保护好自己。妇产科医生,能行吗?作为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从医25年,干过胸外科,也参与过抗击非典疫情和汶川地震的救援,高军认为自己有优势。因此,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后,高军勇挑重担,不仅被上级组织任命为支部组织委员,而且还被方舱医院要求担任医疗组长,积极承担起医疗应急预案制定、治疗方案落实等多项重要工作。

        3月18日6时许,天刚刚亮,准备凯旋的高军把酒店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临行前,他留下了一张字条:坚守期间,承蒙关照。赣鄂同心,岁月无恙!高军告诉记者,虽然很想家,可是真要走了,却没有归心似箭的感觉。

        经过一个月的战“”,他的心已经和这座城市连在了一起。

        记者手记

        高军,一米八的身高,名字如同个子一样,给人高大的印象。在家,是顶梁柱;抗疫,亦英雄汉。可他却说,自己不是英雄。只是,踏上荆楚大地的那一天,那里就已是战场;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自己便成了战士。

        高军所经历的,在外人看来是轰轰烈烈的事,但他却总是说,这不过是一名医生和党员的本能之举,就如同千千万万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战友那样。特别是方舱医院的那些“特殊”患者,他们不是不害怕,只是在疫情面前,他们识大体、顾大局;他们是医者,却也是普通人。但是,他们用隐忍和坚强,把自己变成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