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界杰出人物”何镜堂:三次选择成就人生

04.12.2013  21:46

  中新社广州12月4日电 题:“侨界杰出人物”何镜堂:三次选择成就人生

  中新社记者 杨薇

  “我的步伐和时代保持一致,我走的每一步都是时代在推着前进,这个时代令我备受鼓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美国侨眷何镜堂在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被授予了“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称号。

  “没想到过会拿侨界的奖。”何镜堂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坦言很意外。1993年,家人移民美国时,何镜堂决定留守广州,他认为“这是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我的上一辈亲戚是美国侨民,孩子后来移民去美国,但我没有,我始终坚信,我的事业在中国。”一路走来,何镜堂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每走一步都有目标外,关键还在于“一生做了三个正确的选择”:放弃入籍美国;1983年时,举家从北京南迁至广州,走设计、研究与教学三结合的道路;1999年院士加身后,重新起步,依然将建筑设计创作列为自己的核心工作之一。

  “这几个选择,我都是下了狠心的。”何镜堂感叹,要不是这样,如今自己可能居住在美国纽约的老人院里,每天下棋和散步,“这样的生活也很好,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从小就追求能有所作为的事业。

  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建筑学令何镜堂自小神往,后来他顺利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并师从岭南建筑一代宗师夏世昌。

  正当何镜堂胸怀理想准备大干一番时,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一度中断了建筑创作,并被下放到偏远山区务农。1973年,为和在京工作的妻子团聚,何镜堂调到北京工作。

  “1982年,在美国的亲戚想让我们一家申请去美国,和他们团聚,我也没想那么多就同意申请了。”何镜堂回忆说,之后自己也没理会这事,“1983年,我调回华南理工大学,便遇到广东改革开放。

  何镜堂表示,从那时起自己想着“只争朝夕,不能放过任何机会”。随着其南下后第一个项目――深圳科学馆大获成功,何镜堂的事业开始腾飞,一个个项目陆续中标并得到肯定。

  1992年,何镜堂一家人移民美国的申请获得通过。“收到消息后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去了。”何镜堂说,自己那时已54岁,“去美国又能做什么呢,而中国正在发展,更需要我。”于是他放弃了移民决定。

  随后,何镜堂和他的团队在中国先后设计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钱学森图书馆等许多著名建筑,以及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一大批校园的规划,得了诸多优秀设计奖。

  2010年,何镜堂又一次迎来人生的巅峰。那一年,由他主持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他的形象从建筑业内走向公众当中,也让海外华侨华人开始记住了他的名字。

  何镜堂表示,中国馆是自己最喜爱的建筑之一,“自己团队设计出能得到认同并为中华民族争光的作品是最好的享受,也是我坚持的动力。

  在那之后,何镜堂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片中建筑领域的杰出人物代表亮相美国时代广场。他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他主持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天津博物馆以及映秀震中纪念馆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设计。已经年过七旬的他,一年超过300天处于工作状态。

  家人开始担心有高血压的他吃不消,并希望他的工作节奏能慢下来。然而,何镜堂如今依然冲在一线,并积极参加项目公开的招投标。在他手里,有20多个建筑项目正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何镜堂对人才的培育和成长给予了更多关注,并亲自参与人才建设,一有机会便飞往世界各地的学校与师生交流。他坦言,自己最喜欢老师这个身份,“学生推动了我前进,也让我活得更年轻。

  “现在我年纪大了,减少了工作量,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像中国馆的设计经历以后也许不会再有。”何镜堂表示,能得到侨界的认可是很大的鼓励和鞭策,“只要我还能动,就会寻找各种机会去实地考察和研究设计建筑,我希望我的人生既能出精品又出人才。”(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