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60多万只候鸟面临饮食难题 保护区将考虑人工投食
2月11日,鄱阳湖核心保护区大湖池的冰雪还未融化,耀眼的阳光下,一群群大雁在湖上翩翩起舞,悠闲自得。春节以来,极枯水位和冰天雪地“结伴”来到鄱阳湖,在此栖息的候鸟面临“饮食”难题。虽然候鸟暂未出现“粮荒”,但鄱阳湖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不间断地监测鸟情,如遇天气持续恶劣,保护区将考虑人工投食,保障候鸟有食可觅。
湖区仍有60多万只候鸟栖息
2月9日,都昌候鸟保护区大雪纷飞,气温降至零下。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介绍,监测发现,降雪对当地候鸟觅食的影响并不大。这是因为都昌境内降雪量不大,且随后两天天气转晴,草地没有出现大面积结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在都昌保护区栖息的候鸟有天鹅、大雁等30多个种群,共有15万只左右。冷空气来袭后,都昌保护区的候鸟数量无明显减少。
“候鸟的生存能力其实很强,不过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候鸟出现觅食困难,保护区将在第一时间人工投食,确保候鸟生存安全。”李跃说。
在鄱阳湖核心保护区大湖池,上周日遭遇的降雪要比都昌大得多。专业人士架设望远镜不间断监测鸟情,发现此次降雪对当地候鸟觅食造成一定影响,但不算严重。大湖池保护站负责人梅勇告诉记者,冷空气来袭后,大湖池气温大降。春节前,大湖池还栖息着12万只候鸟,此次寒潮来临,候鸟大部分飞到周边湖泊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去了,目前大湖池仅剩1万余只候鸟。如果未来恶劣天气持续,保护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人工投食行动。
据介绍,目前,鄱阳湖保护区全区栖息候鸟60多万只,种类有50多种。
必要时人工投食解决候鸟口粮
与气温骤降、冰天雪地相比,鄱阳湖出现的极枯水位同样牵动着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心。
记者从水文部门了解到,受长江水位低、支流来水锐减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春节期间,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正月初二那天,鄱阳湖都昌水文站水位下跌至7.38米,比2012年该站历史最低水位7.95米还要低0.57米,创下历史新低。极低水位给都昌城区15万人口生活用水造成影响,当地自来水公司架设新线路,采用大功率水泵,三级提灌取水,保障城区居民春节用水。
极枯水位的到来,是否会对候鸟栖息和觅食产生影响?鄱阳湖保护区相关人士介绍,尽管湖区通江水体面积骤减九成,但滩涂、湿地、草根保障了候鸟的栖息和觅食。
“候鸟的活动、觅食区主要分布在水位线附近的沼泽地带中。比如白鹤,喜欢在0.4米左右的水位觅食,长嘴鹬喜欢0.3米的水位,还有不少雁和鹬喜欢在泥滩和草洲上活动。”专家说,目前鄱阳湖保护区管辖的9个湖泊都是浅水湖,这种湖泊最适合候鸟栖息和觅食。
除此之外,人工方式也会保证候鸟觅食不致受到太大影响。专家说,以大湖池为例,大湖池的地理位置要明显高出几米,科研人员每天都会测量湖区的水位,然后再设定一个候鸟吃食的基本水位,如果水位高就开闸放水,水位低则关闸蓄水。
专家说,如果长时间干旱,核心湖内无水可蓄,或遭遇持续雨雪天气,湖区将考虑进行人工投食,解决候鸟的口粮问题。(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帅可聪)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