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印:保送不保优 高招的洞该堵一堵了

15.05.2015  12:55

  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在多少人眼中有着莫大的光环,但在一些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中,也不乏百感交集的叹息。尽管教育部要求收紧“保送生”推荐名额,但全国“保送生”的总量仍然比较大。记者在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的状况依然让人忧心忡忡。(5月14日北京晨报)

  通过南方两所高校对近年“保送生”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在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组织才能、社团活动等方面并未显示过人之处,有的在学习成绩上反而不如高考生。“保送生”保送不保优,肯定是保送过程中出了漏洞,比如在“保送生”自我裁量空间暗箱操作,在高校审核环节以保送名额换科研经费投入等,而南方某高校10年所招保送生绝大多数为厅官子女背后,更让我们看到高招的洞被权力钻过的痕迹。

  “保送生”是高招计划的一部分,是根据我国某一时期对人才的需要确定的,与此相应的还有体育加分,招生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等,应该说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被权力绑架,高招的洞被权力越钻越大,结果哪儿就有官宦子女的影子。据9月15日京华时报,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结果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他们一个华丽转身变成了“寒门子弟”。2014-07-14中国广播网,高考体育加分某省获高考加分的738名考生中,有445名出自同一场比赛,被指“批发”国家二级运动员,体育加分变成了少数人的盛宴。2014年6月9日新京报,“自主招生”变成“点招”,未上线考生就可以随便“弄进”几个,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

  很好的高招政策,被人为弄得漏洞百出,不仅破坏了教育公平原则,背离了国家选拔人才的初衷,而且还容易产生腐败,给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从而降低了社会信誉度。

  是该堵一堵高招的洞了,但堵洞不如不留洞。据12月17北京晨报,201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尽管教育部要求收紧“保送生”推荐名额,但全国“保送生”的总量仍然比较大。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外国语人才的增多,随着对奥赛保送条件的提高,“保送生”保送不保优的问题也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高招中的洞一定会被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