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信投资:保险迎利好 助力大盘再上2900
在新华保险举行的分析师座谈会上,新华保险总裁万峰称政策红利将驱动保险发展,这其中包括,"完善健康险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落实和完善企业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用和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的所得税”等。
万峰将中美两国的养老保险业进行了对比:美国养老资产是16.85万亿,占GDP的108%,储蓄存款余额为5460亿,占GDP的3.5%。而我国养老资产为2078亿,占GDP为2.52%,储蓄存款为39.95万余,占GDP的76.94%,理财资金余额23.44万亿,占GDP为45.1%。"如果能够转化5%,那么,就是3.17万亿,转化10%,就是6.34万亿,因此,递延税政策将驱动养老保险发展”,万峰说。美国1974年实施税收优惠后,寿险公司资产/GDP之比从20%,上升到2007年的35%。
行业分析
光大证券认为,上海针对之前的保险国十条公布了细化政策,发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为上海市未来 5 年的保险行业发展定出了基调。
实施意见”中重点点出了几个保险品种:养老、健康险、巨灾险、农险、责任险,尽管“实施意见”仅是上海地方的意见,但它的产生是建立在对大量的保险机构的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些保险品种也代表了未来保险品种的潜力发展方向。
申银万国则认为,公司间承保盈利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非车险方面。 2014 年上半年上市三家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差异较大, 其中,中国人保和中国平安为 94.4%,中国太保为 99.5%。车险综合成本率的差异并不明显,非车险业务盈利差异较大。近两年行业农险和信用保证保险发展较快,农险领域中国人保和有关农险公司有先发优势,平安借助综合金融,在个人小额信贷消费保证保险方面做了创新突破。我们预计农险和保证险的综合成本率均在 90%以下。
随着价格竞争机制的合理引入,将引发产险公司对利润率与保费规模的重新权衡,预计在保持承保利润的前提下下调利润率目标以实现保费规模更快增长将成为产险公司的一致选择。而商业车险的业务量有限,结合短期新车销量增速并无显著提升,我们判断未来商业车险承保利润将维持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