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技术师杨晓邬:妙手抚平千年文物沧桑
上,要对得起古人智慧的结晶;下,要对得起后人对历史的探寻;中间,还得对得起世人的推敲。
杨晓邬收下冯陆一、樊斌、郝翔3位同事为徒,在国内文博界首推新的文物修复技术师承制。
虽然这个工作又脏又枯燥,但看着一堆破铜残片经过我的手变成国宝,我很有成就感。
2014年4月26日上午,阳光透过窗户,把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文物修复室照得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略微刺鼻的香蕉水味道。工作台前,杨晓邬一身整洁的白大褂,左手小心翼翼托着沙袋垫起的汉代青铜方釜,右手握着手术刀熟练地操作着。他正在为这对“埋藏了千年”的文物做一台技术性与艺术性都极高的“外科手术”。他被称为“文物医生”。
成都市博物馆新馆将举办国庆节开馆首展,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正在修复的青铜方釜就是将要首展的文物之一。按惯例,40厘米高的青铜方釜修复需要半年以上,但为赶上开馆首展,杨晓邬只得将修复时间压缩为两个月。
作为省内首屈一指的青铜器修复专家,杨晓邬工作至今40年来,修复文物数千件。他曾主持并参与三星堆大型青铜文物的修复工作,他像武侠小说中的“扫地僧”,虽身怀绝技,但却很少为外人所知。
“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这句人生信条,杨晓邬用一生在践行。上,要对得起古人智慧的结晶;下,要对得起后人对历史的探寻;中间,还得对得起世人的推敲。
上海进修
他是四川选派的唯一学员
从1974年被分配到四川省博物馆(现四川博物院,下称省博)学习青铜器修复算起,杨晓邬从事青铜器修复工作已有40年。在这40年里,经他之手修复过的青铜器文物不下千件。他一步步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几乎所有青铜器文物修复的全过程。
1966年,杨晓邬从成都列五中学初中毕业后,刚好赶上上山下乡运动。“当时我的父亲是新华书店的一名会计,母亲是缝纫店的缝纫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杨晓邬被分配到西昌当知青,一去便是8年。其间,多次被推荐返城,但最终都未能获准。对杨晓邬来说,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出现在1974年。那年,杨晓邬终于得以离开插队的乡村,回到久违的成都。
【1】 【2】 【3】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