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亮出组合拳向精准扶贫发力

26.09.2015  12:08

  近年来,修水县围绕“确定扶持谁,指导怎么扶,注重扶什么,解决用啥扶,落实谁去扶”工作重点,合力攻坚,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步伐,全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7.78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10.5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24.51%下降至2014年的14.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615元增至2014年的5790元。

  精准识别,瞄准对象,确定“扶持谁”。按照农户申请、初选对象、入户调查、村级评议、审核公示、规划帮扶、审批备案“七步法”程序,采取查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查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查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查居住条件,看生活环境;查贫困原因,看贫困程度等“五查五看”的办法,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并建立动态档案和帮扶台账。目前,已确定全县贫困人口为34605户105924人,7.2万人居住在深山。一些山区贫困村群众耕地少、基础设施差、居住分散,群众增收难、就学难、就医难、行路难、耕作难、娶妻难,是精准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精准分类,科学规划,指导“怎么扶”。把贫困户分为因学、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缺土地、缺水、交通不便、自身发展意识不强以及其它等12类。把贫困村分为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的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的贫困村、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贫困村等4类。根据不同类别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致贫原因和扶贫需求,编制《修水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修水县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扶贫措施。

  精准施策,创新方式,注重“扶什么”。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推行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基础扶贫、科技扶贫、保障扶贫等五种扶贫模式,做到精准发力。对山区贫困群众实行搬迁扶贫,从2013年起全县第一、二批共有20个行政村递交了整体搬迁申请,已在15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围绕“桑、茶、林、畜”四大主导产业,按照选择一个优势主导产业、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建立一种帮扶机制“四位一体”思路,帮助1.26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680余元。对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开展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和“六乱”治理,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科技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其创业就业能力。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特困户由县财政为其代缴最低标准的医疗保费,直至脱贫;对贫困户子女做到义务教育阶段不因贫困辍学,考上高中和大学后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就读修水职高免收学费。

  精准管理,整合资源,解决“用啥扶”。从2011年起,该县先后争取扶贫资金2.76亿元,整合项目资金3.1亿元用于贫困群众的住房改善、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时,县城移民可以用安置房产权证作抵押享受信贷支持;省、市定点扶贫单位投入资金4173万元;香港嘉里集团在该县已投入资金3820万元。县财政对贫困户发展蚕桑每亩奖补300元,茶叶每亩奖补700元,移民购买小户型房每套奖2万元,移民安置用地无偿划拨,实行税费优惠政策等等。

  精准帮扶,强化责任,落实“谁去扶”。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落实扶贫责任,确保扶贫实效。县四套班子领导定点指导一个乡镇、联系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县直单位和乡镇班子成员帮扶2户;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干部、村支部书记帮扶1户。各乡镇党委、政府与县人民政府签订减贫责任状,落实责任主体。落实各级部门定点扶持贫困村,选派干部驻村扶贫。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活动,构建“贫困村兴产业,贫困户创家业,帮扶干部干事业”的帮扶格局。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赠救助、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各种形式参与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