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误把药物当糖吃 11名幼童成瞌睡虫
4月1日,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房,5岁的亮亮(化名)正在病床上津津有味地玩大人的手机。3月28日,该县白岭镇温馨幼儿园11名幼儿因误食镇静类药物出现嗜睡症状,经送医院诊治后,所有幼儿基本恢复正常。此事在当地引起强烈关注,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如何对孩子更好地进行看护,引起了学校和家长们的深思。
事 发
11名幼儿放学回家嗜睡
“我当时没在意,以为是孩子犯困。”回想起孩子们当时出现的症状,家长老晏说,放学去接孩子,刚走出校门,孩子就说走不动,抱在手上一分钟不到就睡着了。
胡女士告诉记者,放学后,看到孙子无精打采的样子,便抱在手上,小孩很快耷拉在其肩膀上呼呼大睡。到家后,胡女士发现孩子脸色苍白,没有血色,觉得有些不正常。“果然没过多久,我就接到幼儿园园长的电话,问我小孩是不是老睡觉,如果是的话赶紧送医院。”胡女士说,园长告诉她,已有两个小孩出现嗜睡症状,家长正在送往医院的路上。
很快,家长们陆续接到该幼儿园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当晚,先后有11名在温馨幼儿园就读的小孩出现腿软嗜睡的症状,有的小便失禁。其中10名幼儿送到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救治,1名送往湖北通城县人民医院。
3月28日当晚,修水县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情况调查组、医疗诊治组等进行紧急应对。还专门从九江市调来三名医疗专家。
经过医疗专家联合诊治,3月29日,11名误食氯氮平的幼儿不适症状逐渐消退。
调 查
男孩将药物当糖果分发
民警询问得知,当日下午,该幼儿园一幼儿将从家中带来的一些黄色、带有甜味的东西,当糖果分给要好的同学吃。
修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介绍,调查组在该幼儿园发现,小班的地板上有一些黄色的药丸。根据这些细节,民警在这名幼童的家里走访,果然其家里存放不少名叫氯氮平的药物。清点药物时,孩子的奶奶也发现确实少了一瓶。“此药带有淡淡的甜味,是一种镇定类药物。”民警说,该幼童的奶奶因为身体原因,需要长期服用此药。
3月30日上午,入院小孩的血液和胃液的化验结果出来。医生发现,的确含有氯氮平的成分。对此,警方调查的结论是:这是一起因为一名小朋友从自己家里携带一瓶镇定类药物到幼儿园,分给学生当作零食吃,而导致的一起误食事件。
4月1日,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陈姓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几天的治疗,入院孩子的生命体征稳定,不适症状已经消退,且不会有后遗症,4月2日可出院回家。
白岭镇相关负责也做出承诺,为消除家长的担忧,将在近期再对这些孩子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教 训
成人药对小朋友危害大
医生介绍,氯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广谱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强的中枢镇静作用,副作用有头晕、全身无力、精神萎靡和嗜睡等。大剂量情况下易产生心脏毒性作用,孩子的症状这么快消失,说明食用的量都很小。
一场虚惊过后,此事在当地引起强烈关注,不少人追问:错在小孩自己乱吃东西?还是学校、家长监管不到位?
家长认为,在这起事件中,幼儿园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这是幼儿园,孩子还那么小,每个时段都应该有人监管,不应该脱离监管者的视线。
一家长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我们也不怪那个小孩,但是他家长也还是有责任的,孩子这么小,家里的药物怎么能随便放呢?”
“我们一般只能看到孩子手上带了什么东西来学校,小孩把药放在裤兜里,老师也发现不了。”白岭镇中心小学刘姓负责人介绍,这家幼儿园是民办幼儿园,有合法手续。请大家“吃糖”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跟随奶奶生活。
据了解,目前,教育部门已责令该幼儿园停课整顿,待清明节后再复课。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学生安全工作,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修水县在全县各学校(幼儿园)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组织人员对所属学校(幼儿园)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安全检查,重点对幼儿园、学校食堂食品、进出校园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医生提醒,有些孩子把带有甜味和糖衣的药物当成糖果吃,有的把有鲜艳颜色、芳香气味的水剂药物、化学制剂当成饮料喝等,都可能导致中毒。家长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重视孩子的生活常识教育,包括食品、药品等方面的使用安全。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