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戈将军”冯玉祥八次倒戈 郑州黄沙上建碧沙岗

14.04.2014  15:06

碧沙岗公园里的“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河南商报记者唐韬/摄

  他当过河南省政府“一把手”;他是中华民国的高级将领;他曾多次倒戈,其字“焕章”被人戏称“换章”;他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信徒”;他好吃萝卜,凌晨4点准时起床。

  他,就是曾影响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西北军首领——冯玉祥。

  修建陵园

  碧沙岗:“碧海丹心,血殷黄沙

  郑州市碧沙岗公园北门,“碧沙岗”三个金黄大字悬于大门之上,落款正是冯玉祥。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西北军首领。在北京政变、溥仪被逐、五卅运动、北伐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冯玉祥和国民军无疑是主角之一。

  继1922年督军河南之后,1926年冯玉祥再次主政河南,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北伐战争给部队带来了很大的牺牲,为安抚在北伐战争中死难的战士,他想在河南找一块地方,为烈士们立碑。那时,碧沙岗被称为“白沙岗”,到处都是黄沙。冯玉祥觉得这里不占农田,就购地400亩,修建了烈士陵园。

  1928年8月竣工后,冯玉祥取“碧海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将陵园命名为“碧沙岗”。

  碧血丹心

  曾把庙李村改名中山村

  碧沙岗烈士陵园建成后,冯玉祥在郑州期间,每逢星期日必亲赴碧沙岗的烈士祠行祭礼,并到墓园亲自填坟。

  这块老郑州人口中的“老冯义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而今公园绿化覆盖率九成以上,树种繁多,已经成为集文化、休闲、园林观赏为一体的市民憩息之地。

  民权亭内,立高两米的汉白玉石碑,正面刻冯玉祥书的“碧血丹心”,其他三面刻冯玉祥撰的《祭北伐阵亡将士文》:“……抑军阀虽灭,而帝国主义者尚高睨阔步,横掠我领土,惨戮我人民。凡我中华民族,靡不引为大耻。此耻一日不雪,恐先烈之灵一日不安。是又我军后死者之责,亟宜踏先烈之迹,振迅奋发,而不可斯须或忘者也。”

  1924年成立国民军之始,冯玉祥情意恳切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并在信中写道:“先生党国伟人,革命先进,务希即日北上,指导一切。”这个信奉基督教的将军,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以至曾把郑州的庙李村改为中山村,大孟寨村改为三民村,五龙口村改为五权村。

  八次倒戈

  历史上有名的“倒戈将军

  在民国将领中,冯玉祥“绰号”最多,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倒戈将军”、“植树将军”等,个性十分鲜明。

  但因其倒戈背主的次数较多,有人把其描述为一个“墙头草、随风倒”的投机主义者,将其字“焕章”改为“换章”(换章即打麻将中换牌之意),以讽刺其经常倒戈的行为。

  有人总结,他的倒戈共有八次:滦州起义倒清廷;护国运动倒袁世凯;武穴停兵倒段祺瑞;北京政变倒吴佩孚;拉郭松龄倒张作霖;五原誓师倒北洋;国共分裂倒共;中原大战倒蒋介石。

  徐永昌曾批评冯玉祥“论变不论常”,有点“时髦肤浅”。而力挺冯玉祥的人则认为,这正是他思想进步的表现,“顺应潮流”。

  冯玉祥受的正规教育不多,但读书颇多,美国学者薛立敦曾说他“比同时代其他军阀更易受西方思想”。

  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冯姓委员会会长冯海军看来,冯玉祥“倒戈将军”的称号,正是他审时度势、不断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一种尝试。

  生活习惯

  好吃萝卜勤散步,凌晨4点起床

  在生活上,冯玉祥并不讲究,但注重锻炼身体和保养。他好吃萝卜,常说“萝卜上市,医生关门”认为萝卜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好菜。

  冯玉祥的下属吴茂林在回忆文章中说:“冯先生每天早上必须散步一个小时,风雨无阻。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回忆称:“和冯玉祥一起生活,实在有些不习惯。第一,我不能起得太早,而冯将军的起床时间是凌晨4点。他的理由是,一个人应该在没有看见太阳以前,把洗脸、铺床等琐碎的事情做完,等太阳从地平线上射出光芒,人就应该为大众服务。

  关于早起,冯玉祥曾专门写过一首《朝起看日》:“朝起看日真正乐,红润如盘光闪烁。懒人此时睡正浓,不见日出见日落。吁嗟乎!举国尽将朝气提,国家何至见衰弱。

  连日来,《河南商报》对冯姓文化的系列报道,让冯姓后人冯海军有了筹建冯姓商会的想法,借此承袭祖辈的优秀品质,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

  河南商报记者 张君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