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军:倒扣工资岂能破解教师无序流动乱象?
近期,平南县2012年至2014年度工作调动的部分老师很纳闷:他们遭遇岗位降级并倒扣工资,工资年收入最多的少8000多元,倒扣时长最多的为31个月。—部分老师质疑教育局做法不妥,依据违法。教育部门表示,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执行政策并无不妥,他们将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协调好此事。(4月28日《南国早报》)
还是教师身份,还是教书育人,还是差不多的工作量,就只因挪了挪窝——从一所学校调往另一所学校,便突然被秋后算账——岗位降级并被倒扣工资,相信有如此遭遇的老师都会有点想不通。而教育部门的回应则是“执行政策并无不妥”,只因“与人社部门衔接出现瑕疵”,系“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但是,这理由又怎能让老师们心服口服?
笔者认为,造成此次“倒扣工资”的关键还是源自于当前许多地方都存在的教师无序流动问题。长期以来,因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了教育环境、福利待遇、生活便利等情况的千差万别,教师们从边远乡镇调往城镇周边再到城镇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虽然这些地区教师岗位有限,老师们仍然想尽千方百计往里面挤,而“借调”——人事编制、工资关系在原单位,人却在现单位——便是最好的办法。但是,随着“借调”的老师越来越多,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逐渐显现——城镇及周边的学校教师大量超编,而边远乡镇教师却大量缺编,甚至还出现了有教师钻政策漏洞“吃空饷”的现象。随着“岗位设置,竞聘上岗”的政策实施,这种矛盾越发难以调和,于是,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等只得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不管你教师怎么流动,我只管卡着调动手续不办,但越是这样,越是使教师人心不稳,生怕错失了调动的最佳时机,于是教师无序流动的恶性循环愈加严重。去年以来,全国上下都加大了清理、整治在职公务人员“吃空饷”的力度,对于超编单位的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清理,于是一大批没有正常调动手续的教师自然浮出水面,根据岗位设置要求,许多后调入的教师降级降工资则成了必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倒扣工资”确实符合政策规定,并无不妥。
然而,教师的无序流动乱象到底是谁造成的?仅仅是老师们追求名利的虚荣心、贪图便利的享乐心理在作怪?作为用人单位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明明知道教师已超编,为何还要接受?那些写条子、打招呼的领导这时又在哪里?为何人社部门对此毫无办法,只能采取“一刀切式”的不办理调动手续?缘何一定要等到“清空饷”的压力没法抗拒时,才“亡羊补牢”地采取简单粗暴的“倒扣工资”办法?所以说,教师无序流动,教育管理部门、人社部门应当负起监管无力乃至“助纣为虐”的主要责任!
因此,要破解教师无序流动乱象,关键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管理,不横加干预,不徇私舞弊,不乱开口子,真正还权于职能部门,不使他们有后顾之忧;二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和制度管理。“奉献精神、遵纪守法”始终不能轻易抛弃,这是从根本上杜绝教师无序流动的源头。三是人社、教育等职能部门要循规蹈矩,按章办事,教师调动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绝不拖拖拉拉,更要加强监管,坚决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既如此,教师管理风清气正,又何来“历史遗留问题”,又何须要强制运用“倒扣工资”的办法去矫正既往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