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好 候鸟变“留鸟”(美丽中国·调查·鸟的迁徙④)
版式设计、制图:蔡华伟
黄河三角洲湿地栖息的东方白鹳群。孙劲松摄
东方白鹳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据统计全球总数不足3000只。近年来,东方白鹳在我国境内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在黄河三角洲、鄱阳湖等迁徙地甚至有些不再迁徙而成为“留鸟”。
80%以上的东方白鹳在鄱阳湖越冬
有些白鹳待着不走了
本报记者 吴齐强
鄱阳湖,候鸟越冬的天堂。
“你来得不是时候,我们这最美的季节是冬季。”夏收时节,记者来到江西永修县吴城镇荷溪村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61岁的村民叶久怡说。
层层把关,织牢候鸟越冬安全防护网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的数据表明,每年到鄱阳湖越冬的候鸟多达60万—70万只。越冬白鹤最多时达4000余只,占全球98%以上,全世界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在鄱阳湖保护区内越冬。这里,是大量珍稀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和越冬地。
“为什么保护候鸟?因为我见不得它们被害,听不得它们哀鸣。”因护鸟事迹突出,叶久怡2006年获得由全球自然基金(GNF)设置的“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成为目前获得该奖项惟一的中国农民。
叶久怡的小儿子叶星,子承父业当起了候鸟协管员。叶家父子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盗捕鸟类卖钱的事时有发生,“现在管得严,严重伤鸟要坐牢的,再说如今吃喝不愁,谁愿意冒险?”
这对父子的感受,折射出江西候鸟保护的历程:南昌、九江、上饶等滨湖县市,成立了鄱阳湖候鸟保护专项领导小组,实行县—乡镇—村委会—村民的“四级”保护候鸟责任制;利用广播、宣传手册、提示牌等方式,对候鸟聚集地村民和观鸟游客宣传候鸟保护;组成专业“护鸟执法队”,重点清除和拆除湖区的毒饵和天网,对偷猎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强化日常巡逻监测,“拉网式”排查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窝点和长途客运站、火车站等运输野生动物的重点路线,公布举报电话,对举报人实施奖励,重拳打击非法猎捕、屠杀、贩卖候鸟等违法犯罪行为,织牢候鸟越冬“安全防护网”。
一旦遇到冰雪封冻、连续干旱等极端天气,保护区还会协调湖区4市15县,组织人工给候鸟投食、给湖泊生态补水。
湿地生态环境改善,在鄱阳湖畔筑巢繁殖渐成群体趋势
“前不久我们做夏候鸟调查时,在战备湖发现一对东方白鹳在这不走了。”余冠军兴奋地说。
余冠军是2010年9月进入南矶湿地保护区工作的。他说,这次发现的这对东方白鹳,并不是保护区的第一次发现。东方白鹳是南矶湿地越冬候鸟中来得最晚、走得最早的迁徙候鸟,每年12月中旬从远东地区飞到保护区,次年1月底又飞回去,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被看作湿地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志,有湿地生态环境“指示物种”之称。此次一对东方白鹳留在保护区,余冠军看作是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的认可。
1983年,科研人员首次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发现200多只越冬的东方白鹳;2002年5月,保护区人员首次发现13只东方白鹳滞留在湖区,但没有发现它们繁衍生息的“家”;直到2003年,鄱阳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首次观测到孵化出的东方白鹳幼鸟后,才发现东方白鹳在鄱阳湖从候鸟变为了留鸟。对此,鄱阳县野保站站长杨启波说,“当年真是兴奋啊,如今整个湖区估计有300余只东方白鹳成为留鸟。”
据专家论证,近年来,在鄱阳湖畔筑巢繁殖的东方白鹳,已渐成群体趋势。
天津北大港湿地是迁徙的必经之地
“788”牵动众人心
本报记者 朱虹 朱少军
天津北大港湿地,是东方白鹳迁徙的必经之地。有这样一只东方白鹳,牵动着当地人的心。
“‘788’一度失联,不过现在卫星显示它在黑龙江及内蒙古靠近边境的地方活动,我们也就放心了。”南开大学生态学博士莫训强说。
去年12月8日,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的王玉良、王建民等人在万亩鱼塘东南角发现两只东方白鹳状态异常,立即展开救援。经过3小时努力,两只东方白鹳被安全送到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救治,其中一只幸运地活了下来。
今年4月初,经过救助的这只东方白鹳被佩戴上编号“788”的环志,在北大港湿地放飞。放飞前,除了金属环志和塑料脚环,白鹳还被佩戴了卫星信号发射器,每小时向控制中心返回一个信号,报告经纬度、高度等信息。
在北大港湿地栖息12天后,4月20日中午,“788”踏上了北迁的旅程,于次日凌晨到达辽宁市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境内。6月11日,它先后从双台河口东岸转移到西岸,又飞到了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
6月14日凌晨,“788”的信号突然消失。正当大家为此担心时,16日传来消息:“788”的信号传回来了!原来之前它进入了通信盲区,后又飞到了黑龙江省泰来县并传回信号。“我们将继续关注‘788’的动向,进一步研究东方白鹳的生活习性。”王建民说。
根据野保站和护鸟志愿者近几年的巡视发现,每年冬季都会有东方白鹳在此滞留越冬且逐年增多。去年6月,一对东方白鹳首次在北大港湿地成功繁殖,并孕育出4个小生命,创造了纪录。今年,又有一对繁殖了4只雏鸟。
在黄河三角洲繁殖雏鸟741只
本报记者 卞民德
盛夏,黄河入海口。夹在两根电线之间的巨巢,让视野里有了不一样的风景。这,便是东方白鹳的家。
修复湿地后,越来越多候鸟在此营巢繁殖
据介绍,截至6月底,今年共有64对东方白鹳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营巢繁殖。其中,49巢繁殖成功,育雏147只。黄河三角洲,原本只是东方白鹳迁徙路上的“中转站”,如今已成为其繁育后代的“天堂”。从2005年至今,东方白鹳在这里累计成功繁殖雏鸟741只。
据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处处长朱书玉介绍,东方白鹳一般只在高纬度(北纬42度以北)地区繁殖,然后到长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泊越冬。随着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的数量越来越多、居留时间越来越长,2002年保护区开展了一次繁殖调查,2003年4月,科研人员终于发现一对东方白鹳叼取巢材且有配对现象。“从2005年开始,就不断有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内营巢繁殖,且繁殖种群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朱书玉介绍,尤其从2013年到2015年,东方白鹳成功繁殖的雏鸟连续3年均突破100只。
东方白鹳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十分挑剔,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经过大力修复,渐渐得到了东方白鹳的青睐。
自2002年起,东营市利用黄河调水调沙的时机,对部分退化的湿地进行淡水补给,投资1亿元成功修复2.3万公顷。2010年,东营市又实施了刁口河流路生态调水工程。断流34年的黄河古道,重新实现全线过水,碧波荡漾,芦苇连片生长。
“东方白鹳主要的食物是鱼类,它不在深水区待,只待在二三十厘米深的水域,这样能看到鱼、捕到鱼。”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志胜说,栖息地改善工程,也为留住东方白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实施了人工招引工程,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竖一些高杆,搭建好框架,吸引东方白鹳前来筑巢。”曾在管理站工作多年的王天鹏笑言,在给游客介绍时,讲解员都把这些人工巢叫做东方白鹳的“经济适用房”。现在,保护区内已竖起35个招引巢,其中有14个已成为东方白鹳的繁殖巢。
湿地保护成共识,栖息地环境在变好
对保护区工作人员而言,能看到东方白鹳种群在这里延续,无疑令人兴奋。不过,保护区依然有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海水倒灌、人类活动、土地开发等,都影响鸟类生存。”王志胜坦言,相当于整个东营市面积1/6的保护区,保护起来并不容易。
在当地,对湿地的保护已有共识。东营市成立了湿地保护委员会,统一协调湿地保护工作。从1998年到2010年,东营市多次理顺保护区管理体制,人、财、物由双重管理改为统一管理。此外,东营市还颁布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也已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今年6月,山东省政府同意东营市在保护区范围内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近几年,普通市民主动救助东方白鹳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保护东方白鹳,最终还是要靠全社会的力量。整个社会护鸟爱鸟的意识浓厚,东方白鹳和其他鸟类的生存环境才会越来越好。”王天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