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水”七天

11.10.2022  12:12

  鄱阳湖畔,有这样两个庄,他们田地相挽、水面相连。其中,一个是九江市都昌县南峰镇余晃村,另一个是上饶市鄱阳县银宝湖乡鸣山村。早年间,两村曾因争夺水面权属发生过矛盾。

  一直以来,两村都在沿湖堤坝附近建有蓄水塘。相比于余晃村,鸣山村蓄水塘今年的蓄水更为充足。

  8月,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稻田灌溉取水难上加难。紧要头关,鸣山村慷慨地“借水”给余晃村,并且持续了七天。

  从曾经的“抢水”到现在的“借水”,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让两个村放下过往携手抗旱?

  ◎文/新法治报记者付睿 图/记者徐国亮

   稻田喊“

  9月17日,都昌县南峰镇余晃村的田野里满眼金黄,稻香诱人。

  该村党支部书记余纯科脸上多了些憔悴,但也写满了欣慰——一个多月来的努力是值得的,总算保住了千亩稻田。

  今年8月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和长江来水偏少共同影响,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

  鄱阳湖提前“缩水”,余晃村的农作物也受到了影响。“前段时间,村里的1000多亩稻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灌溉困难。”余纯科说。

  “8月初,水渠里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据该村村民回忆,那些离水源地稍远的稻田很快就出现干涸,枝叶也变得枯黄。

  心急如焚的村民们来到村委会向余纯科反映缺水问题。

  很快,村委会便采取措施,向附近农场借来3个抽水泵,拉出百余米长的电线,把抽水泵放入余晃村圩堤涵闸外100米的地方,试图抽鄱阳湖里的水灌溉稻田。

  但他们低估了鄱阳湖水位下降的速度,距圩堤100米内积水太浅,抽水泵根本抽不出水。

  “往年依靠降雨,或者在鄱阳湖水位较高时通过放水,就能让蓄水塘蓄满水。”余纯科说。

  然而,今年成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鄱阳湖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官方数据显示,8月6日2时,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已退至11.99米,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

  “那段时间,要保障生活用水,实在没有多余的水用来灌溉农田。”眼看就要见底的蓄水塘,余纯科有些头疼,只能就近向相邻的鸣山村寻求帮助。

   七天七夜

  8月是中稻种植的开花期,稻穗上挂着细碎的稻花,正等待着水分滋养。

  有多年经验的农民知道,水稻的开花期只有五六天,也正是用水最多的时候,稻田里至少要保证约8厘米深的水。

  如果水量不足,必然会减少稻花量,甚至还可能导致水稻干枯死亡。然而,全省无雨的情况已经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

  “这样的旱情,少见。”在余晃村一些年纪稍大的村民记忆中,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干旱年,因此向鸣山村“借水”迫在眉睫。

  鸣山村地处鄱阳县银宝湖乡东南部,属滨湖丘陵地带,土地肥沃,生态良好。全村总耕地面积2940亩,以生产粮食为主,年产稻谷1900多吨。

  鸣山村与余晃村一样,紧挨鄱阳湖畔,都在沿湖堤坝附近建有蓄水塘。今年,鸣山村蓄水塘中的水量相比于余晃村更为充足些。

  鸣山村党支部书记金前进介绍说,他们村蓄水足得益于地形条件优势,从鄱阳湖中引水也更为便利。

  “当时,余书记(余纯科)打电话和我说,他们村子里因为旱季缺水,有1000多亩水稻面临灌溉难的题。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立刻利用水泵,把我们白池湖(蓄水池)的水抽出来给他们用。”金前进说。

  余纯科清楚记得,那天是8月11日,“没想到,对方满口就答应了”。

  “抽了七天七夜的水。”金前进与余纯科说法一致。

   从“抢水”到“借水

  事实上,鸣山村爽快答应“借水”让余晃村很多村民颇为意外。

  两村的很多老人都记得,由于余晃村与鸣山村水面相连、田地相接,历史上两村因水面权属问题矛盾不断。

  两个村“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世纪末。有村民告诉记者:“那时,个别与对方村民通婚的家庭,还会受到本村人的集体唾弃。

  在如今看来,“抢水”一词已经成了过去式。鸣山村“借水”,让余晃村千余亩水稻避免了绝收的危险。

  金前进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余晃村与我们村就像兄弟一样。兄弟有难处,怎能不帮?

  在两村合力挖水渠引水过程中,有一件事让余纯科记忆深刻:“那时我们抽水设备不足,功率较低,他们便主动借来3台大功率水泵给我们用。

  其实,为保证水流畅通,两村还安排人员轮流值守。

  “借水”七天七夜,让余晃村1000余亩农田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与此同时,余晃村的蓄水塘此时也从圩堤涵闸外引入了满满当当的水。

  据了解,旱情出现后,南峰镇政府还立即协调当地供电所,架设抗旱所需设备的线路,以保障余晃村取水设备持续运转。余晃村村委会调来挖掘机在圩堤涵闸外挖掘出深8米、长960米的引水渠,鄱阳湖湖水经引水渠流向村里的蓄水塘。

   当然会借,也必须借

  9月18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鸣山村的村民,在谈起为何“借水”给余晃村时,不少村民说:“当然会借,也必须要借。

  从“抢水”到“借水”,是什么在起着微妙的作用?

  据南峰镇党委副书记刘平华介绍,2017年,南峰镇与银宝湖乡建立了联合党支部,探索出“六联六常”工作法,走出一条“党建+综治维稳助力和谐边界”的新路,实现刑事案件、矛盾纠纷、治安问题明显减少,形成平安、稳定、团结、和谐的边界格局。

  “现在我们两个村的联系更加紧密,村民关系更加融洽了。”金前进说。

  2017年以来,联合党支部主导或参与调解双边在项目建设、交通事故、婚姻纠纷、山林田水等方面的纠纷120多起,通过积极沟通、友好磋商达成解决协议,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刘平华说,在应对洪涝、干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方面,联合党支部按照“谁近谁先动、携手共解难”的原则,发挥“近邻”的作用,主动出击、紧急处置,确保第一时间保护两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就在采访结束时,余纯科望着已经“解渴”的稻田一脸欣慰,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