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阅读“怪现状”:小学生爱看书 高中生怕看书?
除了“行万里路”之外,暑假里最重要的“作业”当数“读万卷书”。阅读在孩子们的漫长暑假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个假期,读书的孩子并不算少。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阅读观念的变化,孩子们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都全方位“更新换代”,而且还出现了“年龄越长,阅读时间越短”的怪象。本期麻辣论坛就聚焦“假期阅读”的话题。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假期阅读微调查】
A 学生们假期都读些什么书
小学生看完儿童文学,又看四大名著
扬子小记者,南京市力学小学五(4)班的小女生马思斓是个标准的“小书虫”,暑假刚过去二分之一,她已经顺利将学校的“读书作业”完成的干干净净。“这个暑假,老师向我们推荐的作家是旅德作家程玮的系列《周末与米兰聊天》、《周末与爱丽丝聊天》,这两个系列的书都有很多本呢,我都看完了。”
小马同学对于阅读有着惊人的兴趣,做完老师布置的“读书作业”,意犹未尽的她还主动给自己“加餐”。“妈妈是老师,所以在我们家,每天晚上全家人都会一起看书,爸爸妈妈和我都安安静静的捧着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这样的感觉很美好的。”
记者了解到,马思斓的妈妈是南京一所高校的老师,从事的也是文字工作,平时会对女儿的阅读加以一定的引导,“四大名著的儿童版我都看完了,现在我开始看成人版了,有不懂的地方就会向妈妈请教,也会和妈妈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马思斓十分迷恋阅读带给自己的充实感,“老师并不会像批阅试卷一样去逐个检查我们假期阅读的情况,但我觉得看书其实是自己的事情。”
中学生读书方式在变,有人循着电影读原著
小学生们的阅读大多是依照老师开出的书单来“按图索骥”,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假期里读什么书就得完全靠自己了。即将上初一的扬子小记者薄天怡选择了用读书来充实这个特别的假期。“爸爸带我买了台湾作家刘墉的《超越自我》,还有法布尔的《昆虫记》,看完这些书,我都会写读后感的。”有了刘墉和法布尔“陪伴”过暑假,薄天怡的这个特别暑假过得分外踏实。薄爸爸告诉记者,女儿在五年级时就看完了四大名著,现在会主动找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来看。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中学生陈虎(化名)这个暑假便迷上了电影的原版小说。“只要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我都会多留神,发现一部好看的片子,就立刻找来电影的原著小说来读。”陈虎将电影院里的大银幕当成了自己的“阅读索引”,“《金陵十三钗》《归来》等电影的故事都是来自严歌苓的小说,外国的电影,如《饥饿游戏》也是源自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同名小说,看完这些电影,我都将原版书找来仔仔细细的看一遍,这样对于电影和书本其实都是加深印象的过程。”最近一次外出旅游时,陈虎在路途中补看了美国电影《穿普达拉的女魔头》,被情节吸引的他回到南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了电影的同名小说,美国女作家劳伦·魏丝伯格的原版作品《穿普拉达的女王》进行阅读。而且,陈虎还给自己加大了难度,他买的是劳伦·魏丝伯格的英文原版小说,在阅读中扩充着自己的英语生词库,一举两得。
B 他们花多少时间看书
年龄越大,阅读时间越短
假期里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有多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向每一位受访的学生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得到的回答却迥异。甚至出现了“年龄越大,阅读时间越短”的怪象。力学小学的马思斓说,自己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约为一到两个小时。相比之下,部分初中生的阅读时间都打了个对折,初中生张元(化名)说,“我每天最多能看一个小时的小说,我还是挺爱看书的,但作业好多,还有很多的辅导班,我只好在每天睡觉之前偷偷看。”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高中男生说出的回答更为“惊人”,他的假期几乎和阅读“绝缘”。“上学的时候我们都阅读,都放假了,还看什么书?”原来,由于高考语文的“紧箍咒”,高中学生们必须完成一定的“必读书目”的阅读,部分学校的老师干脆按照书目的内容给学生的阅读下起了“指标”,“平时看那些必读的书就够累的了,放假的时候再找新的书看,不是给自己增加负担么?假期的时间对付七七八八的辅导班就够呛的了。”这位高中男生直言不讳的告诉记者。
C 他们在用哪些方式看书
电子书打破了纸质书的“垄断”
每到暑假,各大书店里往往一片人声鼎沸的场景。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电子书商城同样热闹非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新媒体的“攻占”下,传统的纸质书逐渐丧失了“垄断”地位,部分受访学生表示,自己已经基本抛弃了纸质书,通过电子书同样可以观知一切。“现在有了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想看什么书基本都能找到,又轻便又快捷,翻纸质书的话多麻烦,还不一定卫生呢。”南京九中男生小袁告诉记者。同样支持小袁观点的还有某校高三女生孙莉(化名),“手机上都可以下电子书阅读器,在地铁上公交上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电子书开始看,比纸质书方便多了。”
坚持“站队”在纸质书阵营的学生对孙莉的观点予以反驳道,“翻着电子书,完全丧失了纸质书翻页的快乐,我还是习惯看纸质的小说。”女生小王认为,“翻书”可以视为阅读乐趣的一个缩影,“别说书里那些有吸引力的内容了,光是听着翻书的沙沙声,就足够吸引人的了。”
【专家指点】
假期,到底应怎么读书?
不要用固化的模式来“量化”阅读
做完一张试卷能得到一个得分,做完一本练习册可以得到老师批阅的一个大大的“阅”,看完一本书又能得到什么?在不少家长的观念里,“阅读”的概念有些飘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力学小学书记李琳表示,阅读是一项“长效工程”,不能简单的用固有的评价模式来“量化”。无论是看纸质书记还是电子书,都是阅读方式的一种。“阅读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心灵和未来,并会对个人修养造成影响,所以我们还是应该鼓励孩子多读书。”李琳表示,阅读和孩子们语文水平及写作能力息息相关,所以家长们在注意孩子们眼前的升学等相关问题的同时,还是应该对阅读予以一定的重视。在力学小学,每年假期的“一位作家、一套丛书、一个经典”的好书推荐已经成为坚持了多年的惯例。李琳告诉记者,“每年的寒暑假,力学小学的老师都会向孩子推荐中外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鼓励孩子们在假期里当个‘小书虫’。而且我们的语文老师都会和孩子读同一本书,开学后,会举行班级读书会等不同形式的读书交流,让孩子收获阅读与交流的快乐。”
“娱乐性阅读”要不得
著名教育专家、著名作文教学专家、散文作家,《全国优秀作文选》杂志主编姚卫伟告诉记者,一项图书销售的排行显示,占据学生课外书销售主导地位的是青春小说以及魔幻类的作品。但和唐诗宋词等经典名著相比,青春小说和魔幻类作品的“话语系统”与中小学生并不“配套”。姚老师建议,孩子们还是应该通过阅读来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说理水平,不能过多的向“娱乐化阅读”的倾向“靠拢”。“现在一些中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往往会把老师推荐的书籍当作任务,甚至开始逃避阅读经典,而对一些娱乐化的阅读却陷入痴迷,这样的阅读选择不仅是无营养的,而且是有害的。”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