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让党和人民满意的高校教师

02.02.2015  11:35

        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座谈会上强调,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这则消息发布后,不少人就此表达看法,赞许支持的有之,批评指责的亦不少,特别是针对袁贵仁同志提出的“三个决不允许”,更是引来包括部分高校教师在内的一些人的质疑。

        在笔者看来,作为教育部的主要负责人,袁贵仁同志对《意见》的解读并非仅代表其个人,更多的是代表教育部表达对党中央、国务院两办《意见》的阐释与表态,可以说这是十分正常的职务行为表达。而网上一些人表面上看是攻击袁部长本人,其实质是借机表达对中央出台《意见》的不满。对此,我们应高度警觉,在大是大非上站稳立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更进一步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两部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袁部长所言的守好“三个底线”、做到“三个决不允许”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于法有据。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高校教师应当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的大学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如果高校里总是蔓延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错误思潮,尤其是西方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政治思潮,我们培养的人才又如何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它不仅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高校教师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在高校的课堂上,如果教师总是你说一句党的不好,他讲一句社会主义的差,让那些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长此以往,生活在思想阴霾中的青年学生,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才能正确引导与树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岂不是后继无人,我们的民族复兴大业也将随之成为“海市蜃楼”。这是我们每个有责任有道义的中国人都不愿见到的。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与高校教师、青年学生座谈时,围绕尊师重教、立德树人发表过多次重要讲话。关于教师工作,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这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优秀的高校老师,无疑是帮助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保姆”,是修剪他们思想蔓枝的“园丁”。从这一点上讲,能否守好自己的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应该成为高校教师是否称职合格的最基本的检验标准。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如果说高校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那么高校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明确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要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愿景服务,作为自己崇高的职业追求,努力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