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偷书贼横行 大英图书馆开“防盗大会”

10.07.2015  14:04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鲁迅《孔乙己》。

  如果把鲁迅笔下塑造的穷秀才孔乙己的这句名言翻译成英文,在伦敦大英图书馆召开的国际大会上宣读,一定能把一拨儿饱读诗书的“读书人”的鹰钩鼻子给气直了。

  6月26日,来自世界各地著名图书馆的管理员、大出版社的出版商、图书销售商、大拍卖行的图书拍卖员以及行业律师们,在伦敦大英图书馆济济一堂。

防盗书大会

  大会的主题只有一个:日益猖獗的偷盗珍贵图书的国际性浪潮以及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危害。

  大会的题目一言以蔽之:“人类文字遗产的危险时刻”。

  这里说的盗书,不是指江洋大盗趁月黑风高,潜入富豪巨贾的个人阅览室盗取珍藏。

  这里说的,是像“孔乙己”那样斯斯文文的读书人,堂而皇之的进入公共图书馆。不是去借书读书,而是去偷书窃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

  而被盗的书,不是像《格雷的50道阴影》、《哈利波特》之类的当代通俗读物,而是价值连城的古书、地图、手稿、文献等。

  有些被盗的书,用“价值连城”形容都不准确,因为就是把“”都连起来,也无法估价。有些首版、孤版图书和地图,是无价之宝。

  这股让世界各大图书馆都深受其害的盗书风,风源之一是在合法的图书拍卖上,珍版古书的身价飙升。比如,2013年底索斯比拍卖行的一次竟拍,一本1640年版的《海湾诗篇》(Bay Psalm Book)拍得3000万美元的天价。

  许多时候,图书馆知道某些藏书很珍贵,但并不知道书的内容和值钱的地方,图书也没有逐页扫描存档。

  于是,某些“饱学之士”身藏刀片,到图书馆装模作样埋头苦读,暗中小李飞刀把书中珍贵的地图插页、手稿、文献单页割下带走。

  参加大会的英国大律师帕尔莫说,盗窃名画、艺术品、古董的事例我们听到的很多,但从图书馆偷书却很少为人注意。实际上,国际主要大图书馆都在饱受盗书的困扰。

英国书贼

  书中淘金是当代“孔乙己”偷书的主要动机之一。但也不尽然,有些读书人偷书不为利,而为名。

  英国过去10多年中发生的最大两起读书人偷书案件是最生动的例证。

  贾逵斯(William Jacques)是剑桥大学毕业,绝对的秀才。不过,他对文化历史的精通和对古书拍卖的知识都没用到正地方。

  他从剑桥大学图书馆偷起,一直偷到伦敦图书馆、大英图书馆。

  他专偷第一版古书、手稿文献。到他东窗事发,4年间偷了500多本书和手稿。这些偷来的书辗转在英国各地和海外的拍卖行上市,拍卖价值超过100万英镑。

  贾逵斯被判入狱四年。但正如法官在判决时所说,“这些书极其珍贵,不仅是从金钱上衡量,更因为它们的无法替代和历史的重要性。

  另一个英国的窃书大盗是哈基姆扎德(Farhad Hakimzadeh)。今年67岁的哈基姆扎德是伊朗裔。他不但爱读书,还勤奋著书立说,花甲之年仍不断出书。

  哈基姆扎德的著作都是有关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历史渊源的。哈基姆扎德的著作图文并茂,有历史手稿、插图、古地图。他以自己的权威知识荣任英国伊朗文化遗产基金会董事。

  哈基姆扎德的学术能力或许不容置疑,但他书中的插图、地图却来路不正。它们不是哈基姆扎德苦心孤诣多年搜集来的,而是到大英图书馆、牛津图书馆等地“按图索骥”,用刀片偷割来的。他居然把这些割下来的地图、手稿等直接贴进自己的著作。

  哈基姆扎德不为钱,但他的行为造成的损失却是用钱无法挽回的。

  大英图书馆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会议组织者之一,美国著名律师斯皮格勒说“盗窃图书是几乎困扰所有国家及图书馆的问题。他的危害超出了这些书的金钱价值,因为它们往往是无价的。它们一旦丢失了,一个国家的一段历史也跟着丢失了”。

  大英图书馆牵头的“防盗书大会”是历史上的首次。要能真正找到对付的办法,刹住“秀才”偷书风,恐怕开一次会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