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昌傈僳族以松树为"撑竿" 上演"树上飞人"

07.02.2014  23:00

  松树当“撑竿”,人在树梢上飞来飞去,这不是电影特技,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今年初,笔者在凉山州德昌县南山傈僳族乡杉木沟村看到傈僳族人的绝世表演。

   在树上腾跃,像猴子般灵活

  1月7日上午,杉木沟村下坝子地寨子外的一处山坡上,几名少年在几米高的松树梢上嬉戏。只见他们手握树梢,脚蹬树枝,身子向另一棵树一倾,树梢便向那棵树身斜过去,然后伸出一手去抓并跨出一脚去蹬那棵树,抓牢后身子便停驻那棵树上。就这样荡过七八棵树约有10多米远,然后又荡回来,犹如猴子在树上腾跃一般灵巧。

  树下是一些围观的村民。一位看热闹的妇女心痒痒的,也要和少年比拼一下。她来到树下,嗖嗖几下便爬到树上。原以为她只表演一下爬树,结果居然也像那几名少年一样这棵树荡那棵树,身手敏捷。她连荡3棵树才下来,不见气喘。“她叫李琳,23岁,已经是娃儿的妈了!”乡党委副书记李波介绍说,村里的成年男人因为要上树砍树枝或取马蜂,所以爬树非同寻常,而傈僳妇女经常放羊,有时喂羊需要爬树采叶,因此爬树也成为她们劳动时必须具备的素质。

  来自云南省的傈僳摄影人李忠华看后感叹:“我们云南怒江的傈僳族没有这种技能,不会在树上飞来飞去的。

   树间飞跃,一般要求是松树

  在树上玩耍,过去在当地非常盛行。上坝子地村60岁的吉明华说,他小时也是经常和伙伴玩这游戏,因为当时他们没读书就放羊,因此在树上玩的时候多。现在孩子们要上学,再加上家长怕孩子从树上摔下来,所以禁止孩子们上树玩,“禁止归禁止,孩子们还是经常躲着大人上树玩。

  树间飞跃,对树木要求很高。“一般要求是松树,因为松树有韧性,把树掰弯都不容易断。”吉明华说,就是断了,人吊着树干也是慢慢地落地,对人身安全威胁较小。

  松树就像一根“撑竿”,能荡起走人的位置,主要在树梢上,也就是树的顶端。吉明华说,松树如碗口粗是最好摇荡的,太粗的树身只能爬上去,再从分枝荡到其它树身上,太细又承受不了人体之重。至于距离,树与树之间伸手可及是最好攀爬的,但4-5米远的距离,他们也能掰弯树木荡过去。

  在树上跳跃,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村民李友国说,他在少年时代曾摔下来过,腰受了伤。

   狩猎绝活,为躲避猛兽袭击

  “这项技能,傈僳语叫‘简明斯子叔’,意思是猴子爬树。”德昌县傈僳学会会长李文华说,“这是我们这个狩猎民族的一项技能,过去用于狩猎中的生存和自我保护。比如,凶猛的豹子、熊、野猪扑来,傈僳人能像猴子一样爬上树去躲避攻击。还有掏鸟窝、取马蜂包、采叶喂羊等,需要有爬树的技能。我们小的时候,村里经常在春节里举行猴子爬树比赛。

  作为狩猎民族的德昌傈僳族,许多技能都已经消失,只有爬树这种实用性较强的技能才保留下来,“不过比以前水平要逊得多。”李文华说。

  如今,傈僳少年在树梢上攀行,平时里也不多见,这项绝技也即将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云南傈僳人把“上刀山”演化成非常有名的旅游项目,德昌傈僳人能不能把“树梢上攀行”这个特别有观赏性的绝技加以利用呢?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