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杨柳如烟,为何再无昔日浪漫?

10.04.2014  11:16

  随着春天的到来,北京的大街小巷又纷纷扬扬地飘起杨柳飞絮。从2003年起,园林绿化部门就开始对飞絮进行治理,并出台相关绿化指导意见,不推荐北京再种植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但因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经过多年的治理,依然无法彻底根除飞絮。(4月9日《北京青年报》)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是宋朝一位诗人描写柳絮的诗歌。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经赞美过杨柳飞絮的美丽,杨柳飞絮的哀婉。而当杨柳飞絮成为城市春天里躲不开的烦恼的时候,这种美丽和哀婉,留给我们的就是无边的惆怅了。文人墨客笔下的杨柳飞絮缘何再无昔日浪漫了呢?

  这不仅仅是匆匆的脚步没有了浪漫的闲暇和节奏,更是因为杨柳飞絮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困惑。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不是因为我们不够浪漫,而是因为城市绿化没有浪漫,城市绿化有点太冲动了。在2007年进行的摸底调查显示,当时北京地区有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270万株,经过近年来的树种更替,目前还有约200万株。200万株飘散杨柳絮的雌株杨柳树会占北京绿化量不小的部分,这说明我们在起初的绿化中,缺少的是冷静的分析,没有综合考虑和规划。

  这种杨柳絮飘飞的现象几乎成了一个全国现象。笔者生活在小县城,在80年代的时候,小县城的绿化基本上都是乡村树种,有榆钱、皂角、洋槐、梧桐等等。要说是绿化的话,还有点牵强。当时也不是刻意绿化的,这些树种之所以在城市里,都是因为县城原本就是农村基础上改造的。种类繁多的树种,成了一个特色。可是,后来这些树种的命运被改变了。新到的地方领导特别喜欢意杨,在城市绿化的时候,下令砍掉了所有其他树木,全部栽植了意杨。这还不算完,城市周边的农村也全部砍掉了乡土树种,栽上了这种杨树。

  问题随之而来。眼下,只要到了春天,我们这里到处都是飘飞的杨絮。窗户上、被子上、地板上全是白白的物质。而一旦出门的话,当地人都形容“弹棉花的来了”。这是因为你浑身上下都是这种东西。

  说了这么一个例子,并不是要算什么旧账。只是为了说明,在城市绿化的时候,在树种的选择上要理智,不能以官员个人喜好决定一个城市的绿化方案。一是,要做到树种的多样性;二是,不妨多些乡村树种;三是,选择树种的时候,既要能遮阴,还要考虑是不是有副作用,比如杨柳絮,比如气味是不是有毒。

  建议我们的各地都对杨柳飞絮进行技术干预,减少飘飞现象。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绿化中要多些理智和权衡。

  柳如烟,曾经“好浪漫”。但是,今日却为啥就无昔日的浪漫了呢?这值得城市园林部门深思!适可而止才、多样性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