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普降+定向降准传递出哪些信号
从4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自2月5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以来,央行年内再度降准,也是2008年11月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降准。除“普降”之外,央行还宣布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再降1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
采用普降加定向的方式,此次降准背后究竟传递出哪些经济信号?
预期之内 适宜之计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0%,创6年新低。与此同时,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生产增速等几大指标也有所回落。市场各方对于降准的预期逐渐升温。
对于此次降准的时机,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认为是合适而必要的。他分析,首先要确保流动性保持稳定。从金融统计数据看,2015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1.6%,比去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为稳定基础货币投放,保持M2平稳适度增长,在4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合适的。其次,要确保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保持稳定。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6253亿元。降准有助于促进存款类金融机构具备足够的可贷资金以保持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此外,要确保实际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15年3月末,企业融资成本为6.83%,比上年末下降1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50个基点。但考虑到生产者价格指数自一季度下降幅度较大,为-4.6%,意味着扣除价格因素,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然较高,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商业银行长期低成本资金,促进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陆磊指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本次央行降准主要是为了保持较宽裕的市场流动性,提高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降准减轻银行负债端的压力,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货币政策仍处中性状态
对于降准所释放的政策信号,陆磊强调,无论从实际融资成本还是流动性总量看,准备金率下调起到了精准对冲作用,货币政策仍然保持中性、稳健。
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此次降准央行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专家认为,央行此次降准采用普降加定向的方式,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除了普降,还针对村镇银行、农信社、农合行、农发行实施定向降准,这意味着更有针对性地面向小微企业、三农、重大水利工程的定向支持,以改善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连平指出。
显然,普降的目的是使市场增强流动性,从而使整体货币量保持在一个适度、平稳的水平;而定向的意图则是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时间和空间。据估算,普遍和定向降准将一次性释放资金约1.2万亿元,这将明显改善银行流动性,促进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带动整个社会融资增长和融资成本下降,从而起到稳增长的作用。
把握节奏 松紧有度
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向,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目前宏观经济面临较多的下行压力,有必要继续对货币政策进行预调微调,保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和继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陆磊认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更加注重预调微调。通过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推动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连平分析,受对冲外汇占款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较高。今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占款为负,预计未来几个月即使增长也会是少量,因此有必要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存款的流动性宽松一些。同时,在互联网金融及资本市场活跃导致存款分流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存在继续下调的空间。
对于降息,连平认为,当前企业融资成本仍然较高,制造业通缩状况普遍存在,因此存在基准利率下调的需求和空间。但也存在某些制约因素,“市场普遍预计美国将在二季度加息。如果美国加息,而我们降息,将会使人民币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而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走出去’战略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环境。”连平认为,这些制约因素使得降息问题会比较谨慎,需要多重因素的平衡。(记者 温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