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首次拉美行前瞻:打造中拉合作升级“引擎”
打造中拉合作全面提质升级的“引擎”——李克强首次拉美之行前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将对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四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担任总理以后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首次访问。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增速减缓的拉美经济,加速发展中的中拉关系如何找到新的动力备受关注。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中拉经贸合作互补性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也有利于中拉合作的提质升级和均衡发展。李克强此访既是落实双方已有的合作共识,更是继续深挖合作潜力,将为中拉合作全面提质升级打造强大“引擎”。
提质升级为经贸合作拓展新空间
据介绍,此访的每一站,双方都会签署多项合作文件,既包括矿产、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也涉及金融、科技、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兴领域。
以巴西为例,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和投资已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曾购买过巴西的飞机,中国出口巴西的电动车组和地铁列车为2014年世界杯提供便捷运输服务。巴西还是美洲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过去中拉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方面需求会有所下降,而拉美国家也希望中国的进口更多元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中拉贸易结构的调整,使双方的经贸合作更均衡发展。”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说。
据商务部数据,2014年,中拉贸易额达到2636亿美元,并且呈上升态势,双边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此访的四个国家是拉美的重要国家,也是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经贸合作伙伴。2014年,中国与四国的贸易占中拉贸易总额的57%。
今年年初举行的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拉提出力争10年内双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双方投资存量达到至少2500亿美元,共同努力促进双向贸易增长和平衡互利发展。
“我们希望双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开拓市场,也希望拉美企业能把握机遇,认真研究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变化趋势,通过参加各类展会,加大贸易促进的力度。”商务部部长助理童道驰说。
产能合作为互利共赢开辟新渠道
据介绍,李克强访问期间,双方将本着互信、互利、互鉴的原则,重点探讨在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自贸区建设、经济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培训、金融支持等领域的合作。
李克强还将参观在巴西举行的装备制造业合作成果展;与在秘鲁的中资企业座谈,了解中资企业的经营现状,推动双方扩大投资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问题专家陈凤英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要“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对双方是互利双赢。拉美地域广袤、资源丰富,中国企业带去了拉美需要的质优价廉的技术和装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合作、制造业、电商、工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从奥运地铁到特高压输电项目,从水电站到两洋铁路,产能合作成为中拉合作新的增长点。截至2014年底,中国累计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新签工程承包额超过了1100亿美元,实际完成的达到了676亿美元,项目涉及天然气、管道、电站、公路、港口、住房、通讯、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
“中拉产能合作不仅为双方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社会发展,造福了民众。”中国前驻乌拉圭、委内瑞拉大使王珍说,“在委内瑞拉,中国修建的输水管道、铁路、桥梁、公共设施、农业灌溉设施等,都在委内瑞拉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文交流为全面合作注入新内涵
“尽管中拉相距遥远,但双方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源自两个大陆的文化相通。”王珍说。
拉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拉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国民众餐桌上的土豆、玉米,书架上马尔克斯、聂鲁达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近些年来,莫言、麦家、刘震云等中国作家的作品也被翻译成西文,在拉美市场热销。
据介绍,此访中,李克强将出席中国-拉美人文交流研讨会等人文交流活动,双方也将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
“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的提出意味着双方在发展传统经贸关系的同时,还将在政治、社会、军队、人文等方面进行交流。未来在推进中拉人文交流方面,顶层设计的力度会越来越大。”徐世澄说。
此前,中方已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6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6000个赴华培训名额以及400个在职硕士研究生名额,邀请1000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政党领导人赴华访问交流。
外交部副部长王超表示,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问拉美四国,对进一步深化中国同拉美国家政治互信、提升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水平、加强双方人文交往和传统友谊,开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记者郝亚琳、侯丽军、崔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