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 南昌地铁建设缔造“南昌速度”
千里赣江第一隧盾构掘进安全通过地震断裂带
工人们克服艰苦环境完成作业
地铁大厦
在过去的3年半中,南昌地铁1号线从无到有逐渐走进了市民生活。2015年9月9日,南昌地铁1号线实现全线空载试运行,万众期盼的地铁时代已触手可及。也许人们并不了解在3年半中,地铁施工经历了哪些困难,跨过了多少难关。
攻克地质富水富沙等一系列急难险重的技术关卡
地铁1号线一头在东边的瑶湖之滨,一头的北面的赣江之畔,全长28.8公里,除了24个站点和万寿宫站—八一馆站区间采取明挖施工外,其余所有施工都在地下进行。在三年半的时间里,数十个土建、机电参建单位克服站点施工作业面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的困难,攻克了地质富水富沙等一系列急难险重的技术关卡,保证了1号线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
地质条件是决定地铁掘进施工难易的主要因素。针对南昌富水、富沙的不利地质,南昌地铁1号线建设者统筹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诸多环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站点明挖与区间盾构有机结合的办法,见招拆招破解施工难题。
针对南昌中心城区施工场地狭小和周边建筑密集且年代久远、地基条件差、保护难度大的现状,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对24个车站采用造价更合理、工期有保障、风险可控制的明挖法施工。针对赣江底段砂层渗透性强,地下水丰富且与地表水连通、局部河道上部松散砂砾卵石层最小揭露厚度仅5.2米的现状,则采用对地面影响小、安全、高效的自动化盾构法施工。同时,为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坚持对工程建设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在初设阶段开展风险评估,组建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施工阶段引进了第三方监测和安全风险咨询单位,搭建了安全信息系统平台,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
“千里赣江第一隧”世界性掘进难题 创造国内掘进里程最长记录
谈南昌地铁建设攻坚克难,不能不提穿越赣江的隧道施工。“千里赣江第一隧”(秋水广场站至滕王阁站盾构区间)全长1889.518米,线路最小曲线半径360米,最大纵坡28‰,为首座穿越赣江的隧道工程。该区间地质条件复杂,是目前国内施工难度最大、风险系数最高的盾构区间之一,整个区间不仅要穿越车流量较大的赣江中大道、市民休闲的秋水广场、南昌的防洪屏障赣江东、西两岸大堤,还要穿越上软下硬的复合地质段、江中浅覆土层、F5断层带和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等复杂地质。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贺斯进说,“千里赣江第一隧”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四大技术难题,施工建设面临极大挑战:“头顶一盆水”,隧道上方覆土层较浅,隧道顶部距赣江底部的最薄处只有5.2米,且覆土层基本为砂砾透水层,极易造成盾构管片环上浮、冒浆失压;“拦腰一把刀”,隧道需穿越的F5断层带犹如一把大刀拦腰切入江中,且该断层带具有岩层破碎、地质松散、与赣江水系连通、水流丰富、水压高等特点,极易引发隧道渗水被淹、盾构机卡壳、掌子面坍塌等灾害性事故;“江底和泥饼”,盾构机需要穿越的1242米的强风化和中风化泥质粉沙岩地段被专家称为“世界性”施工难题,盾构机在该岩层中掘进,刀盘极易被胶泥护住造成“死机”,施工风险系数极大;“软硬吃不消”,盾构机始发与接收区域基本处于软硬不均的复合地质段,上半部分在砂石里,下半部分在岩石里,盾构机在上软下硬的地质条件下掘进,姿态和线性难以控制,面临“漂移”的巨大风险……
面对“千里赣江第一隧”的世界性掘进难题,南昌地铁1号线建设者经过不懈努力与技术攻关,以三个攻克完成了三个创造。三个攻克,即攻克了盾构机在上软下硬的地质条件下掘进、姿态和线性难以控制的风险;攻克了泥水盾构机穿越F5断层带时,由于段层与赣江水体相连,易发生盾壳被卡、泥水失压的风险;攻克了盾构机穿越5.2米浅覆土时,极易造成管片环上浮、冒浆失压的风险。三个创造,即创造了“双帘布橡胶密封”技术,有效解决了盾构机头保压密封困难的问题;创造了国内泥水盾构穿越复合地形的沉降量最小的记录,确保了赣江东西两岸防洪大提的安全;创造了国内泥水盾构在泥质粉沙岩中掘进里程最长的记录。
创造令人钦佩的奇迹
如果说土建施工是人体躯干的话,那么机电系统就相当于人的大脑和神经,直接影响到运营的安全和服务的质量。南昌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机电系统共有14个大专业,39个小专业,机电系统在整个地铁的工程投资占比约50%。在1号线建设的机电安装环节,来自各个专业的建设者们在克服重重施工困难的同时,创新了一系列技术方法,让地铁1号线建得快、用得好:将CPⅢ测量技术应用到1号线地铁施工中,形成SCP网测量工法,使线路几何尺寸的各项指标精度比通常人工精调有了大幅提高,有效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通过采用BIM技术,为1号线奥体中心站、艾溪湖西站、八一馆站的BIM应用示范车站设备安装和装修阶段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缩短建设工期、减少变更、减少返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等目标,并为后期运营维护、全生命信息化管理等建立了基础数据库。
南昌地铁建设者们在幽暗的地下空间里创造了一个个令人钦佩的奇迹。(记者 刘文君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