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国:入刑后举报纪委书记不能当成“内斗”

24.04.2014  12:08

  原《广州日报》社长戴玉庆受审,其妻子则实名举报广州市纪委书记,涉嫌伙同亲戚通过内幕交易获利7000余万元。广州纪委书记涉是否涉内幕交易,是实情,还是污蔑,要讲证据,更要讲法律。希望证监会和纪检机关介入调查,查清真相,以定争讼。(4月23日《新京报》)

  就算没有今天的反腐高潮,哪怕没有中央的高压反腐,被抓的贪腐官员在交代问题的时候,咬出几个涉事官员也是正常的。因此原因,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戴罪立功。坦白从宽的立法意境,在脚镣手铐的冰冷中,仿佛就一根救命的稻草,“咬人”成了一种言不由衷的选择,甚至是本能的。

  较前一天的媒体报道称,《广州日报》原社长戴玉庆否认受贿,并称之前因迫于广州市纪委压力才作出有罪供述。他还当庭检举广州市纪委书记王晓玲插手广州日报业务,称自己多次抵制才招致打击报复。但是,较前一天广州似乎还“守口如瓶”,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对这个当庭举报只字未提。

  抛开官场的争斗,民间把这样的事情叫狗咬狗。沦为阶下囚的戴玉庆不再有什么顾虑,相反只有满肚子委屈。其妻子实名举报广州纪检书记,甚至充满了泄私愤的色彩,鱼死了,当然没有必要担心网破的后事。

  破涛汹涌的网络反腐之后,中央巡视组的铁腕情节,给我国的吏治建设又上了一道紧箍咒。不仅感受到了这种威严,还清晰的看到了披靡之处的官场灾难。反腐的精神是彻底的,中央巡视组的角色就是黑脸包公。这平添了舆论追逐的胜算把握,反腐战场的多个报道中,中央巡视组的由头显得尤为重要。较之前的媒体报道,实名举报广州纪委书记,中央巡视组已经收到并调查。

  能够成为烂尾举报的其实并不多,基于“零容忍”的社会心态和反腐精神,有一次“烂尾”公众往往耿耿于怀,甚至去质疑公信。希望国家政治清明的急躁情绪可以理解,但更要理解,查处一个贪官的步骤难度。既不能让贪官成为漏网之鱼,还要理清其贪腐数额;既要挽回吏治精神,又要防止公共资源的再次流失,过程当然不能一蹴而就。

  无论怎样一种情结,广州纪委书记被举报成了一种事实。纪委书记王晓玲处于舆论的浪尖,更处于7000万的内幕交易指正。直视我国的反腐工作,每一个“老虎”的倒下,社会上都会产生点赞的共鸣。这样的期待,无论对于制度本身,还是对于泱泱民众,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