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一颗葡萄的“甜蜜经济学”

24.08.2014  21:00

  醉人的果香,丰收的美景……众多葡萄主产区今年迎来好收成,但受扎堆上市、销售渠道单一、保鲜期短等影响,多地销售行情寒意逼人,屡发滞销事件。

  然而,在全南县,本地葡萄却逆势上扬,不仅供不应求,而且价格大部分维持在每公斤7.5元的价位,果农赚得盆满钵满。日前,记者来到全南,聆听果农讲述他们的“葡萄经济学”。

  摆脱低端产生“鲶鱼效应

  全南葡萄行情大好并非偶然。被人称为“葡萄王”的曾纪石骄傲地说:“全南葡萄品种多、口感好、甜度高,名气不小呀!

  然而,全南葡萄也经历过青涩,而后才是甜蜜。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全南人就开始种植葡萄,但由于固守老经验和品种“老三样”,果农始终难以靠葡萄走上致富路。转折出现在本世纪初。来自葡萄产区广西的蒋昌军娶了全南新娘,并在全南建了葡萄园,把广西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技术作为“聘礼”带到全南。

  同样一片天,同样一片地。为什么蒋昌军种的葡萄更甜、价格也更高?在多次参观学习后,曾纪石豁然开朗:“靠老经验不行。要想种好葡萄就必须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于是,曾纪石和当地果农请来江西农业大学的专家,按照专家指点瞄准市场需求,做“绿色”食品,走精品路子。为此,文化不高的曾纪石刻苦自学,拿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证书,并努力让自己的葡萄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果农自发“醒悟”,政府也加强服务。为提高葡萄产业层次,该县果业局在金龙镇烧斗村建立了首个葡萄种植基地,引进醉金香、夏黑等20多个葡萄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按照绿色标准生产,严格把控葡萄产量和质量。

  产业升级,效益倍增。去年,曾纪石卖掉葡萄之后,开回了一辆崭新的奥迪轿车。当记者在葡萄园见到曾纪石时,老曾刚从深圳拉回一笔大单,意气风发地说:“明年,我要争取把葡萄卖到国外去!

  【采访感言】鲶鱼效应,在压力中激发潜能。残酷的市场竞争和身边的成功案例,让全南果农学会了“低头干活”更要“抬头看路”,引进人才、技术,实现品种改良、技术创新,让葡萄产业摆脱低端,赢得市场。

  品牌张力形成“马太效应

  穿行于全南城乡,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葡萄园里,货车来来往往,果农喜滋滋地数着票子……葡萄热销加深了当地果农品牌意识的觉醒和品牌认同。

  果农月满秀说:“市场这么好,当然高兴,但是为了让顾客满意,我们对葡萄种植管理小心翼翼。”在政府引导下,全南果农注册了“高山”葡萄商标,并自发组建了石古、吉丰等葡萄专业合作社,形成技术规程、质量标准、品牌品种、包装销售的“四统一”产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高山”葡萄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依靠品牌的外在张力,越来越多的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向着葡萄这个聚宝盆里集聚。地处山区的全南,集中连片的农业用地非常珍贵。在中寨乡,却有一个集中连片300多亩的地块。这也成为人们争抢的对象。最终,一位广东客商投资千万元建起一个葡萄种植园。

  除了在本地种植,全南果农还依靠品牌和技术两样“武器”,在外攻城略地、迅速扩张。果农黄锦华去年就在邻县参股了一个葡萄园:“我投入的除了少量资金外,就是品牌和技术,但所得利润,我却要拿走大头。

  【采访感言】 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全南葡萄产业发展壮大的秘密在于——依靠质量和品牌确定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最短的时间,集中最多的力量,在目标领域迅速做大,然后不断保持这一优势。

  现代农业引发“蝴蝶效应

  从大广高速全南互通,经全南县城直至城厢镇黄埠村,两边都是大大小小的葡萄园。这条绵延15公里的葡萄产业带有一个动听的名字:葡萄长廊。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采摘季。葡萄长廊两边车来车往,游客络绎不绝。记者采访时,黄锦华正忙着给葡萄装箱:“最近来的游客特别多,这个月仅游客采摘一项,每天销售额就有近万元。

  该县农工部部长袁长新告诉记者,在葡萄产业带涉及的5个村,40%的农户因葡萄产业兴起而致富。

  葡萄采摘季最多4个月,但从葡萄采摘游尝到甜头的果农们“胃口”越来越大。月满秀就是其中一个。她以葡萄园为核心,把周边百余亩山地农田都流转了过来,种下草莓、蓝莓、桑葚等新品种。月满秀信心满满地介绍:“我的果园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游客不论什么时候来,都能尝到新鲜水果。过几年,会有更多的农产品像‘高山’葡萄一样出名!

  从“葡萄长廊”产生的“蝴蝶效应”中受到启发,全南跳出农业抓农业,推动“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联动发展。今年以来,该县农业招商引资1.3亿元,新增农业企业22家,全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36%;依托葡萄、芳香花木兴起的采摘游、养生游吸引游客总量达18万人次。

  【采访感言】蝴蝶效应,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未来状态造成巨大的差别。从葡萄采摘游的兴起,全南人受到启发,不断加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力度,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致富。

  钟慧燕 江西日报记者 梁 健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